河北新聞網2月18日訊(河北日報記者馬彥銘)從今天2022北京新聞中心召開的美麗中國·綠色冬奧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通過使用大量光伏和風能發電、地方捐贈林業碳匯、企業贊助核證碳減排量等方式,我國圓滿兌現北京冬奧會實現碳中和的承諾,北京冬奧會成為迄今為止第一個“碳中和”的冬奧會。
圖為2022北京新聞中心召開的美麗中國·綠色冬奧專場新聞發布會現場。 河北日報記者馬彥銘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金南介紹,中國政府全面落實綠色辦奧舉措,充分改造利用鳥巢、水立方、五棵松等原有奧運場館,新增場地從設計源頭減少對環境影響,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成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系統制冰的大道速滑館,碳排放趨近于零。冬奧會全部場館達到綠色建筑標準、常規能源100%使用綠電。冬奧會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占全部賽時保障車輛的84.9%,為歷屆冬奧會最高。開幕式上以“不點火”代替“點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充分體現低碳環保。
改善北京生態環境質量,特別是賽期空氣質量是中國冬奧申辦時的莊重承諾。通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采取一系列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重大舉措,北京空氣質量大幅改善。2021年,北京六項主要污染物首次全部達標,細顆粒物濃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相比2017年下降40%,優良天數達到288天,比2017年增加62天,“北京藍”日益成為常態,特別是冬奧會期間的北京空氣質量達到了有PM2.5監測以來最好水平。
關鍵詞: 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