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賽場不僅有青春風暴,
更有著老將的堅持與擔當——
他們用時間證明對冰雪的熱愛,
他們用傷痕累累迎接所有的挫折,
他們用堅持創造了別樣的巔峰時刻,
……
2月13日,中國隊選手范可新在比賽后親吻冰面。 新華社發
明知青春不再,卻“逆行而上”的老將們,
每個人身上,都分明且耀眼地閃爍著
珍貴的奧林匹克精神之光。
巔峰時刻:他們逐夢到讓淚水盡情流淌
2月14日,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比賽中,中國選手徐夢桃奪得金牌。 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
“我是第一嗎?我是第一嗎?”
2月14日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決賽后,
31歲的徐夢桃對著勝利的賽場一次次吶喊,
滿滿盈盈的淚水也隨之奪眶而出。
賽后采訪,
徐夢桃依然難掩哽咽:
“太激動了!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2月14日,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比賽中,中國選手徐夢桃奪得金牌。 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
16年,
前交叉十字韌帶斷裂、
膝蓋打入3根鋼釘
……
傷病無數,
27個世界冠軍,
唯獨缺一塊奧運金牌,
北京冬奧會,
第四次奧運會,
夢,圓了。
2月16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決賽中,中國選手齊廣璞獲得冠軍。 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
在成功冠后,
31歲的齊廣璞說:
“剛才當我知道自己是冠軍拿著國旗站在場地中間時,
淚水就控制不住留下來了”
如果真的有感同身受,
那一定存在于運動員之間。
2月8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男子平行大回轉決賽后,本杰明·卡爾席地哭泣。 新華社發
2月8日,男子平行大回轉比賽決賽,
1985年出生的奧地利名將本杰明·卡爾
第一個沖過終點后,
立即振臂高呼,
隨后癱坐在雪地上,
止不住地哭泣。
北京冬奧會也是卡爾的第四次冬奧之旅,
金牌也第一塊。
夢想就是用來實現的,
而眼淚則是勝利者的勛章。
成長之路:他們戰勝了時光的力量
2月5日,德國選手克勞迪婭·佩希施泰因在比賽中。 新華社發
2月5日下午,國家速滑館“冰絲帶”,
3000米的比賽只剩下最后一個直道,
雖然對手早已沖過終點,
但全場觀眾仍然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了
奮力向前的德國老將克勞迪婭·佩希施泰因。
1972年出生的她,
冬奧會后就滿50歲了。
2月5日,德國選手克勞迪婭·佩希施泰因在速度滑冰女子3000米決賽后。 新華社發
此次踏上北京冬奧會賽場,
也讓她成為史上年紀最大的女子冬奧選手,
并追平了8次參加冬奧會的紀錄。
成績已不重要,
對于人們關心的下一屆冬奧會是否參加的問題,
她是這樣回答的:
“4年后的事情?誰知道呢,到時候再說吧!”
2月10日,雅克利娜·莫朗參加北京冬奧會越野滑雪女子10公里(傳統技術)比賽。 新華社發
2月10日,
46歲的巴西選手雅克利娜·莫朗,
以第82名的成績,
完成了越野滑雪女子10公里(傳統技術)比賽。
她是史上第一位參加過八屆奧運會的巴西運動員,
包括五屆冬奧會和三屆夏奧會。
雅克利娜·莫朗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山地自行車項目比賽中(2008年8月22日攝)。 新華社發
從山地自行車到越野滑雪,
從夏奧到冬奧,
對于2026年的冬奧會
莫朗說:
“我心中的那團火焰依舊在燃燒,
我依然非常渴望參加奧運會。”
2月14日,加拿大隊選手詹妮弗·瓊斯在比賽中。 河北日報通訊員王婧嬙攝
在“冰立方”的冰壺賽場上,
一位47歲的“媽媽級”老將引人關注,
她就是時隔8年重返冬奧賽場的
加拿大女子冰壺隊隊長詹妮弗·瓊斯。
這位高齡且高水平的冰壺隊長
對于年齡并不避諱,
“我覺得自己仍然很年輕,
我從小熱愛冰壺,
不管成績如何,
我都沒想過離開這項運動。”
從年少癡狂,到職業高光,再到習以為常,
運動、競技、冬奧,
已然成為了他們的生活方式。
薪火傳承:他們的精彩“未完待續”
2月16日,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決賽賽況。中國隊選手孫龍出現失誤。 視覺中國供圖
2月16日晚,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決賽,
武大靖、任子威帶領
三位小將孫龍、李文龍、張添翼出戰,
比賽中,
孫龍意外摔倒,
雖然全隊力拼到最后,但遺憾只獲第五名。
賽后,看著流淚自責的孫龍,
2月16日,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決賽,武大靖在比賽中。 視覺中國供圖
武大靖說:
“這是孫龍第一次參加冬奧會,
我們不會責怪他,而是要多給他鼓勵。
畢竟他才20歲,今后會更好。”
當晚,武大靖在社交媒體發文,
談及是否將退役,
武大靖直言“舍不得說再見”:
“只要國家需要,只要身體允許,
我還會一直站在冰場上。
絕不認慫。”
2月14日,中國選手徐夢桃(右)與美國選手阿什莉·考德威爾相互擁抱。 新華社發
2月14日,徐夢桃金牌圓夢之后,
同為老將的美國選手阿什利·考德威爾,
立刻走上去給了徐夢桃一個大大的擁抱,
并對她說:
“夢桃!奧運冠軍!為你驕傲!”
不責怪,不抱怨,
場上是對手,場下是朋友,
包容、友好與愛,
讓人們在冰天雪地中感受到了融融暖意。
熱愛、堅持、團結
是老將們用行動為奧林匹克格言所做的注解。
老將本身就是對奧林匹克精神的最好詮釋,
日復一日地堅守在自己的熱愛之中,
他們就是行走的奧林匹克精神!
(綜合新華社客戶端、人民日報客戶端、紅網等 編輯/薛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