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攝制:張漢楓
河北新聞網2月22日訊(張漢楓)今天上午,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河北滄州孟村回族自治縣志愿者尹巖成功捐獻240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成為河北省第579例成功捐“髓”的志愿者。
尹巖正在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 張漢楓攝
今年36歲的尹巖是孟村回族自治縣的一名醫生,大約四五年前,在醫院的一次組織下他主動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作為一名醫生,我比較了解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對于血液病患者來說,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治療疾病非常有效的手段,所以當時我和很多同事都留下了血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尹巖說。
2021年11月底,尹巖接到了河北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說他的血樣和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知道自己的血樣和患者配型成功后,我感覺非常激動,畢竟配型成功的概率太低了。”河北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詢問他是否有捐獻意愿,尹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尹巖妻子陪同捐獻。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我是一名醫生,同時也是一名黨員,理應沖在最前面!”從知道自己將要捐獻造血干細胞后,尹巖開始注意飲食,規律作息,以最好的狀態等待捐獻的這一天。
滄州孟村回族自治縣紅十字會會長龐濤前來看望尹巖。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最初,尹巖的妻子對他捐獻造血干細胞十分擔心,于是他搜集了很多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給妻子看,妻子在知道造血干細胞捐獻就像獻血一樣采集外周血無損身體健康后,頓時消除了擔憂。
河北省第57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尹巖。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我的大兒子說醫生很偉大,他以后也要當一名醫生。”尹巖表示,在自己的言傳身教下,大兒子從小就樹立了做醫生的目標。“我從外地來到孟村,作為一個外地人得到了很多孟村當地人的幫助,所以我也經常跟我兒子說做人要懂得感恩和奉獻。”尹巖說道。2月17日,尹巖在妻子的陪同下來到石家莊進行捐獻前的準備工作,在打動員劑的幾天里,尹巖的兩個兒子也經常打電話詢問爸爸的身體狀況,面對兒子的關心,尹巖說到自己一切都好。
“您帶來的絕不僅僅是全新的生命,也讓我看到了世界的溫暖和希望。”受捐者在感謝信中寫道。如今,240毫升“生命種子”將被送往患者所在的醫院,為其帶去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