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焦磊 通訊員高春雪、劉馨、王榮英)近日,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衡水市農業農村局、衡水市氣象局等5個單位聯合開展冬小麥“科技壯苗”專項行動并發布服務旬報,詳細介紹衡水中下旬氣象條件、當前冬小麥生產情況,分類提出麥田管理技術建議。據悉,此服務將一直持續到冬小麥收獲。
圖為衡水市氣象局和衡水農業氣象試驗站技術人員調查冬小麥長勢。冀春燕攝
專項行動中,衡水農業氣象試驗站與衡水市氣象局組織技術人員,根據近期遙感影像圖確認冬小麥種植區域,通過反演植被指數確定不同長勢區域,在該市周邊150公里范圍內精確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塊,進行大范圍冬小麥取樣調查。調查發現,受去年強降水影響,大部分地區播期普遍偏晚;小麥越冬前生長受降溫天氣影響明顯,10月中旬后播種地段出苗率和分蘗數都較中旬前播種地段低;衡水南部縣市總體長勢略好于北部,大部分麥田為二、三類苗,一類苗較少。
衡水市氣象局持續關注冬小麥情況,緊盯適宜播種期、最晚播種期、越冬期開展針對性服務。下一步,該局將通過遙感持續監測冬小麥長勢,針對起身拔節期晚霜凍害、揚花期灌漿期強降水及干熱風、收獲期等高影響天氣,精細開展全鏈條氣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