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潤宇與校徽合影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志愿者楊潤宇,先后參與賽事服務和觀眾體驗業務領域的服務,面對服務中的挑戰,楊潤宇她相信,不管在哪個崗位,能參與到冬奧會志愿服務就是件難忘、精彩又幸運的經歷。
“微笑北京”是志愿服務的初心
2008年,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楊潤宇所生長的城市——北京。競技體育喚起的愛國心和凝聚力,使那個夏天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無法磨滅的集體記憶,也在年僅8歲的楊潤宇心中種下了一粒奧運的種子。讓她至今難以忘懷的就是遍布大街小巷的志愿者們真誠動人的微笑,奧運會也通過志愿者向國人和世界展示出了“微笑北京”的名片。2015年,在得知北京聯合張家口申奧成功的消息后,楊潤宇暗下決心,定要成為一名奧運志愿者,為冬奧貢獻青春力量。
楊潤宇在校對文件
升入大學后,懷著對志愿服務的一腔熱血,楊潤宇加入了中國人民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現在擔任國際志愿服務部部長,在“志愿北京”平臺志愿時數累計超過200小時,獲得“星級志愿者”稱號。從普通志愿者,到學生骨干,再到部門負責人,她不僅著眼于當下的每一項服務工作,更逐漸將目光投向對“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的真正踐行,志愿于她是熱愛,更變成了一種責任。最終,楊潤宇通過層層選拔,如愿成為一名冬奧會志愿者。
無條件服從崗位調整
作為語言專業的學生,楊潤宇有著較為出色的英語水平和高級西班牙語、初級法語的實際應用能力,語言服務是她夢寐以求的服務領域。但面對冬奧組委分配的崗位,她毫不猶豫地選擇服從。
“我并沒有參與過測試賽,所以任何工作地點對我來說都是嶄新的,我需要做的就是盡快掌握新的工作內容以及融入新的集體。在和大家接觸時我就主動介紹了自己,而我也收獲了來自他們極大的善意和包容,讓我感到被真誠地接納到云頂的小家庭中,繼而能夠與大家更密切地開展合作,共同保障工作的順利進行。我也想向所有熱情幫助過我的戰友們表示感謝。”
楊潤宇接待外賓
楊潤宇在云頂滑雪公園不僅僅服務于觀眾體驗領域,在賽事服務領域也有她活躍的身影。觀眾體驗代表了觀眾的利益,負責開展觀眾服務水平檢測工作,對照觀眾服務項目清單,查看觀眾流線上的服務和相關設施就位情況。當發現問題時,便會與保持密切聯系的19個相關業務領域及時聯絡,以便持續提升觀眾服務水平。有時觀眾體驗領域工作較少,而賽事服務領域服務壓力較大時,楊潤宇便會回到原先的隊伍負責二次檢票處、失物招領處、觀眾取暖棚等點位值守,為觀眾直接提供服務。
楊潤宇(后排左二)與賽事服務領域志愿者合影
冬奧會讓我體會到“奉獻”的重量
楊潤宇(右一)跟隨經理開展工作
北京2022年冬奧會期間,在頻繁的降雪和零下三十攝氏度的氣溫中,楊潤宇跟隨經理反復模擬觀眾流線,一天走訪多個場地,檢查每一環節中的觀眾服務水平,開展觀眾滿意度調查,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監督解決。嚴峻的氣候條件和高強度的工作安排,讓她體會到“奉獻”這兩個字的重量。楊潤宇告訴記者,從前在校內,她的奉獻是在課余時間發揮專長、結合興趣的同時幫助他人,而在這冷冽的雪地中,疫情的風險、結冰的睫毛、麻木的四肢、漫長的等待和默默的守候才是她理解中“奉獻”的真正體現。
楊潤宇在室外工作時睫毛頭發都已結冰
作為志愿者參與到自己夢寐以求的賽事中時,最讓楊潤宇深深震撼的是冬奧盛會背后不為人知的細致部署與辛勤付出。服務于觀眾體驗領域,楊潤宇需要與眾多業務領域保持聯系,因此她有機會以較為宏觀的視角觀察每一項工作從部署到實施的完整流程。楊潤宇也深刻地意識到,這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背后,離不開嚴密細致的組織架構,更離不開每一個普通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楊潤宇同千千萬萬秉持著志愿初心的青年們一起躬身力行,向世界展現出中國青年的風采,傳遞與世界互聯互通、一起向未來的決心。(聶榕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