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安天下,“港”為人先。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撲面而來。誰能更好把握數字化大勢,更好適應和引領新生產力發展方向,誰就能在新一輪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相關資料圖)
當前,溫州順應數據產業蓬勃發展大勢,不斷激活勇于突破的創新因子,乘“數”而上,搶占數字經濟新賽道,努力為全國數據產業發展探路。
相較于去年首屆數據安全發展大會,“甌江論數 數安中國”2023數據安全發展大會內容、形式更加豐富。而大會的三個細節,也透露出溫州要打造世界一流數據強港、中國數字經濟新高地、全國一流數據交易中心的決心和底氣。
帶來產業生態,央企有望助力數安港率先打造流通交易閉環。
作為政府主辦的行業大會,此次數安大會的承協辦單位中,有兩家企業分外亮眼——中國電子數據產業有限公司、聯仁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兩家企業,均為央企背景。
前者是國內首家由央企直接設立的數據產業公司,其母公司中國電子統籌發展計算產業、集成電路、網絡安全、數據應用等重點業務,目前擁有19家上市公司,總資產近4000億元,已連續12年入選《財富》世界五百強。后者是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部署、中國移動牽頭組建的健康醫療大數據公司。
今年4月,國數聯仁(浙江)醫療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落戶數安港,主營數據平臺建設運營、智慧醫療保障、企業健康基金等業務。中電(浙江)數據產業有限公司也同步落戶,是中國電子數據產業有限公司直接投資的首家省級公司。
此外,在大會上簽約落地的交通物流數據實驗室和中國移動(溫州)大數據實驗室,合作方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和中國移動浙江公司,亦“大有來頭”。
央企落地,看中溫州什么?
中國電子的溫州項目籌備組負責人言明三點。一是整個浙江以及溫州數據治理基礎扎實,二是溫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三是雙方發展理念契合。換言之,有基礎,同頻道。
央企落地,可以給溫州帶來什么?
不止于其本身建設開發的數據基礎設施和數據產品,央企落地將給溫州帶來整個產業生態。僅中電(浙江)數據產業有限公司和聯仁健康和國數聯仁(浙江)醫療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就可為溫州新增數千個就業崗位,超百家上下游企業,累計產值超百億元。
更重要的是,央企的加入,將加速形成數據歸集、加工、應用的閉環,有望助力中國(溫州)數安港成為第一個實現數據要素流通交易閉環體系的標桿之地。而打造該數據閉環,正是產業發展最難啃的“骨頭”之一。
對溫州而言,招強引大,發揮龍頭企業帶動效應,同時也是英雄相惜,雙向奔赴,向著共同的行業難題發起挑戰。
夯實產業地基,扎實推進數據基礎設施和基礎制度建設。如果說世界一流數據強港是一座摩天大樓,那么數據產業基礎設施和數據基礎制度,便是地基。通過此次大會可以看到,溫州穩扎穩打,超前布局,在數據基礎設施和基礎制度方面均取得了系列成效。
如中國移動浙南算力中心落地溫州,將協同周邊算力邊緣節點布局,支撐打造以溫州為核心、輻射全省的算力網絡服務。
如揭牌的中國(溫州)數據金庫,用于核心數據、重要數據、敏感數據及數據元件等儲存計算及互聯互通,實現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
再如上海、江蘇、浙江、深圳、湖南、貴陽等多地數據交易所(中心)與數安港內浙江省大數據聯合計算中心結成數據產品交易聯盟,將進一步拓寬企業數據產品交易渠道。
與此同時,十項數據基礎制度在大會發布,內容全方位覆蓋去年底國家發布的“數據二十條”明確的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個環節,可以說是對“數據二十條”做出了強有力的響應。
溫州意欲打造世界一流數據強港,恰逢天時地利人和。
所謂天時,去年5月,中國(溫州)數安港開園;12月,國家出臺“數據二十條”。這意味著,溫州精準把握產業發展趨勢,提早一步,開始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的合規路徑。
所謂地利,“數據二十條”明確提出支持浙江先行先試,溫州再次被改革機遇垂青。
所謂人和,溫州市委市政府空前重視數據產業發展,溫州作為民營經濟發祥地,營商環境位列全國前茅。
“面對數據產業風口,我們不能缺席,只有努力去把握。”這是溫州的態度。
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和基礎制度建設,緊緊圍繞“數據二十條”,逐一在數安港深化落地。這是溫州的實踐。
找到趕超支點,建立數據合規體系,構建核心競爭力。去年,溫州率全國之先,打造了“政府主導、院士領銜”的數據安全合規體系,定期組織數據安全合規論證會和工作組例會,開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安全合規審查,確保有規可依、有規必依。此次大會在原先20位專家委員的基礎上,增聘14名委員。
這絕非擺花架子。相反,數據安全合規審查恰恰是吸引不少數商落戶數安港的重要原因。
“數據二十條”發布以來,數據安全合規問題被擺上了臺面,擺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對于今天的數商來說,數據的使用是否合規,是生死攸關的首要問題。溫州先行探索的“1112X”數據審查與管理制度規范體系可以解答疑惑、保駕護航,切中企業所需。僅此一條,可能勝過多項補貼政策。目前,通過全流程合規服務體系,溫州已發放16張數據場景規范通行證,給致力于開拓創新的企業吃下“定心丸”,也因此迅速集聚了一批頭部數商。
如果說一二線城市擁有互聯網企業等數據生產商和專業人才優勢,中西部城市擁有能夠降低算力成本的能源優勢,在全國多地紛紛布局數據產業背景下,溫州已經找到打造數據強港的“抓手”——安全合規。
同時,在司法保障領域,溫州首創數據資源法庭(寫入今年全國兩會最高法工作報告)、數據仲裁院、數據資源公證服務中心。此次大會上,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檢察院數據資源檢察室揭牌成立,下一步還將成立數據安全保衛隊,形成“一庭一院一室一隊一中心”的司法保障體系,切實保障企業合規權益。
看似在數據領域不具備優勢的溫州,已經找到了彎道超車的支點,正朝著世界一流數據強港的目標一路奔去。(圖片:王瓅)
(中國日報浙江記者站 馬振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