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吸粉而無所不用其極的網紅很多。但如今在國外,有不少網紅為了博關注,開始裝病,甚至還都是罕見的絕癥。
(資料圖片)
頻頻“痊愈”的“絕癥患者”
2021年底,一位20多歲的女生霍普·奧托身穿病服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在 Instagram 上發了一段非常感人的視頻。在視頻中,她告訴自己的粉絲,這將是她死前的最后一條視頻,因為她已經放棄了與埃勒斯-當洛斯綜合癥的斗爭。
這是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病,有13種不同的亞型,每種亞型都有不同的癥狀,有的患者表現為肌肉松軟、皮膚松弛,也有人稱之為松皮癥,大部分不會危及生命。
19歲的Madison Marie,TikTok上裝病騙錢的“絕癥博主”之一
但奧托說,由于自己無法再忍受疾病的折磨,她決定選擇完全停止進食和飲水,以求自愿結束自己的生命。在那段視頻中,奧托解釋,VSED 需要3到21天,而她的未婚夫正在尋找最合適的臨終關懷機構。她的粉絲們被感動,紛紛留言表示:“你是最了不起的女王。”
然而,在接下來的5個月里,奧托又在TikTok上發了很多條視頻。當被問及延長VSED 進程的原因時,她給出了一系列理由,包括“想花更多時間與家人和朋友在一起”。
最火的時候,奧托擁有近2000名Instagram粉絲和5萬名TikTok粉絲。2022年2月,她發布了TikTok上的“最后”一條視頻。視頻中,她坐在床上,身穿連帽衫,看起來好像快要睡著了,邊聽歌邊點頭。
這一年間,奧托都沒有再出現,就在粉絲以為她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的時候,今年1月,奧托再次出現在 TikTok 上,看起來很健康,充滿活力。在最新的一段短視頻里,她解釋說自己曾嘗試停止進食和飲水,但在14天后終止了這個過程,因為她“無法忍受”。
盡管這完全屬于個人選擇,但一直關注她的粉絲對此表示憤怒,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
幾天之內,奧托將她的社交賬號都設為私密,但她的粉絲分享的視頻顯示,奧托仍在發布自己在醫院的內容。
緊接著,奧托被曾經一起工作的同事曝光,說她是裝病的慣犯,曾偽造自己患了腦瘤,在關注的人變多后,她出售自制的周邊T恤,通過 GoFundMe籌集了很多資金用于治療她的“癌癥”。在和粉絲說自己即將走臨終關懷程序時,她使用完全相同的 T 恤為自己的“喪葬費和各種費用”籌集資金。
去年,網絡上有她已經接受警方調查的消息。《VICE》雜志的記者聯系了她,但她沒有接受任何采訪。
無獨有偶,《VICE》還曝光過一位名叫凱莉·杰徳·威廉姆斯的人,曾聲稱自己患有亨廷頓舞蹈癥,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遺傳病,患者會出現運動、情緒或智力方面的退化。她曾用計算機輔助的方式撰寫過自己患病的故事,還登上了金融時報周末版,并獲了獎。
去年5月,她曾在TikTok上發過一段視頻,說自己因為家中的殘疾輔助工具而被Airbnb客人起訴要求賠償45萬英鎊,自己因為身體殘疾而遭受了歧視。網友瞬間變得無比憤怒,讓她曝光這件事并維護自己的權益。
但意想不到的是,媒體在調查后發現,凱莉·杰徳·威廉姆斯并不真實存在,只是一個精心塑造的角色,而威廉姆斯本人的真名是薩曼莎·杰徳·庫克斯。“威廉姆斯”是她的另一個自我,讓庫克斯能夠作為一名患有亨廷頓氏癥的年輕作家開始新的生活,并同時避開了執法。
在TikTok上,一些罕見的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成為網紅裝病的重災區。比如妥瑞癥,也稱圖雷特綜合癥,是一種很嚴重的抽動性疾病,還有分離性人格障礙,即人格分裂,這類非常罕見的疾病在TikTok上的觀看次數已經超過7億次。
相機的記錄,捕捉了DID患者們分離的體驗。而對于裝病的人,DID則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表演不同喜劇角色的機會。
精心設計的虛假“醫學奇跡”
自從互聯網誕生之日起,醫學博士馬克·費爾德曼就曾在2000年提出過一個概念:網絡孟喬森綜合癥,指在網絡上通過假裝生病、或夸大自己疾病來博得關注的一類人。
早在2014年,就有過一位名叫貝爾·吉布森的人,謊稱自己患有惡性腦癌、血管癌、脾癌癥等等多種癌癥,但她通過飲食、鍛煉、藥物和替代療法有效地控制住了這些病癥。通過謊稱自己患有各種癌癥,她創造了一個單身母親通過純粹的意志力和健康飲食來戰勝絕癥的英雄故事,并成功地欺騙了全世界。
在她成功的巔峰時期,吉布森擁有超過20萬粉絲,有多家權威媒體報道了她的故事,她登上了時尚雜志專欄,企鵝蘭登出版了她的抗癌食譜,蘋果商店上線了她自創的食譜類app。
然而,在不久后,調查記者發現她謊報了自己的年齡和病史,那些癌癥故事都是她編造的。人們對她的同情化為流量與金錢,讓她過上了揮霍無度的生活。
BelleGibson接受澳洲電視臺采訪
據稱,一小時的電視采訪能給吉布森帶來約22萬人民幣的收入,她租了一套豪華的海濱公寓,租豪車,穿名牌,買奢侈品,坐頭等艙國際旅行。而用的這些錢都是她自己聲稱已經捐給慈善機構的錢。
吉布森是網絡孟喬森綜合癥中的典型。費爾德曼解釋說,大多數裝病或夸大自己疾病的人都遭受過某種形式的童年創傷,并發展為人格障礙。盡管他們意識到自己是在撒謊,但他們為了獲得他人的關注和同情,會尋求更長期的、適應不良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隨著裝病網紅的泛濫,網絡社區Reddit上出現了一個專門打假的群組,“illnessfakers”,這個論壇如今已經有超過14萬用戶,他們即時地分享互聯網上那些被認為是明顯裝病的人,或者是一些患者前后行為矛盾的細節。
其中甚至不乏一些本身就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他們對那些通過裝病來博得同情,獲取名氣和金錢的網紅不滿,進而變得憤怒,于是決定成為這個社區的一員,追蹤他們并加以審判。
2022年福布斯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健康問題上,有33%的Z世代受訪者更信任TikTok上的KOL而不是醫生,并且覺得“網紅們分享的個人經歷,以及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事實’使他們變得更加可信。”
這種更愿意相信個人經驗而不是醫療專業人士的傾向,也使得那些裝病的網紅能夠持續獲得流量和金錢,為裝病者打錢加油的粉絲大有人在,不少網紅拍著拍著視頻就被網友發現換了車和更豪華的住所,并接到了流行品牌的合作代言。
致命的“打假衛士”
但是,在裝病網紅泛濫之風下,受到更大影響而痛苦不堪的,是那些真正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
2021年,BBC拍攝了一部紀錄片《疾病與謊言》深入調查了這個現象。如今的打假衛士們近乎霸凌者,一些勇敢地分享與慢性病的斗爭的人全部成為了這個團體的目標,他們搜尋、調查和記錄病人的生活,希望終有一刻,發現這些患者是在裝病。
當然,抱著已有的結論去求證,可就容易多了。一些真實的患者的分享,只要被認為言行前后不一,或是哪些行為的細節和別的患者不同,都會在社區里被審判,被人肉。
被打假的人的評論區甚至充斥著惡毒的詛咒,“這人怎么還活著?”
貝卡于去年 10 月被診斷出患有圖雷特綜合癥,那之后她一直在TikTok 上發自己的日常來提高人們對該疾病的認識。
在TikTok上她擁有57萬粉絲,但還是不可避免地成了Reddit社區攻擊的目標。她不得不被迫在線上傳自己的診斷結果以求不再被網友懷疑譴責。
不過,在成為被社區“認證”的真實患者后,貝卡的評論區則會出現網友要求她證明別人的病癥是真的還是假的。她只好一遍遍回復,“我不是醫學專家,這不是我應該來診斷的。”
一些患者更是陷入了自證的無底洞,甚至有人會以極端的手段來自證,例如利用糞便促進自身感染,而這則會導致致命的后果。
當越來越泛濫的裝病網紅和越來越極端的打假衛士都趨于平靜,受到更大誤解和傷害的,終究是那些生存空間本就被擠壓到最小的慢性病患者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