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日,中央深改委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促進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意見》等重要文件,引發業界廣泛關注。作為能源智庫,國網能源院組織相關專家對上述文件進行了初步剖析,力求助力業界準確理解和把握政策精神。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為此,中國電力公眾號推出了“能源政策解析”欄目,借此與業界同仁交流學習。
以電力制度型開放的先行先試
(資料圖)
助力構建高水平開放經濟體制
苗中泉、孟鶴立
國網能源院
能源互聯網研究所
(來源:中國電力)
深改委第二次會議強調加快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主動作為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完善頂層設計、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把我國對外開放提高到新水平。繼二十大報告明確重申“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之后,中央深改委會議對此進行專題研究部署,在當前內外局勢中尤具戰略深意。
自我國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后,國內外出現了不容忽視的理解偏差。加上近些年大國地緣政治博弈加劇,新冠疫情背景下各國強化相互封鎖,全球開放貿易體系遭到重創,外資發展確實也遇到了一些現實阻力。深改委會議既是對改革開放道路的明確堅持和既有部署的持續深化,也具有正航向、廓迷霧、警世鐘的重要意義,同時也向全社會昭示,構建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系,是黨和國家意志的主動選擇。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是基于公平公正原則的全球開放經濟體系的主要受益者,也是這一體系的最大和最堅定的支持者和維護者。堅定不移構建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體制,既有利于我國自身發展,也是對全球開放經濟的切實和重要支撐,國際領導道義凸顯。
構建高水平開放經濟體系,對電力行業帶來的直接影響如下。一是提出了電力行業如何落實中央要求、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之電力范本的緊迫議題。尤其是突破裝備、發電等傳統外資電力業務,在其他電力環節如何更好地吸引和利用外資、借助外資發展促進電力領域深化改革,已成為須嚴肅謀劃的研究課題。二是提出了電力規劃、建設、運維、保供如何更好地適應和服務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系和新發展格局的時代命題。優化源網荷儲整體規劃,統籌加強新能源消納和系統調節能力,加快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進一步提升電力系統的穩定可控水平。
毫無疑問,電力行業具備構建制度型開放經濟體系先行先試的諸多條件,也應該把握住這次發展的機遇。
專家介紹
苗中泉,供職于國網能源院能源互聯網研究所,主要從事能源地緣政治經濟、國際能源治理、能源電力改革、電量數據經濟政策價值挖掘等研究工作。
孟鶴立,供職于國網能源院能源互聯網研究所,主要從事綜合能源系統及相關模式等研究工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