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數字鄉村項目在我家櫻桃棚里安裝了攝像頭,還有溫濕度傳感器。現在,我不用總擔心棚里溫度不達標了。通過村里的這個小程序,我在家就能通過攝像頭看到棚里情況。溫濕度不正常時還會給我手機發送報警信息。真是科技改變生活。”大櫻桃棚種植戶張明明激動地說。
為全面提升農業和農村信息化水平,近年來,雙灤區創新社會治理新模式,在偏橋子鎮大貴口村率先啟動了數字鄉村建設工作,通過運用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可視化等技術手段,以信息化、科技化賦能大貴口村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大貴口村也由此成為首個在承德市建設數字鄉村的村莊。
雙灤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邱艷麗介紹:“數字鄉村在大貴口村上線對于農民來說還是新生事物。現在,村里的群眾只需要通過手機,就能了解全村的信息動態,可以發布隨手拍村圈動態,就像發朋友圈一樣。此外,他們還能通過學習、參與志愿服務,積累積分兌換商品。不懂的農技問題還有專家進行講解,切實感受到了數字化的形狀是有樣子的、有溫度的。下一步,我們還將加大平臺的宣傳推廣使用以及功能模塊的完善工作,力爭呈現一個具有大貴口特色的數字鄉村。”
據了解,雙灤區農業農村局作為牽頭部門,從科學管理和便民服務入手,依托聯通公司數字化平臺,建設完成了集黨建引領、便民服務、鄉村治理、產業振興、科技引導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數字可視化平臺以及鄉村治理小程序。特別是平臺模塊中通過積分形式,組織村民參與鎮村黨群共建,通過參加志愿活動,發布村圈動態等多種形式獲得積分兌換商品,真正實現了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是建設者。通過建設完善鄉村數據資源目錄,進行村內數據分析,建立村級大數據資源體系。運用攝像頭、日光溫室溫濕器等技術設備,推進物聯網、農業環境感知、平安鄉村等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安全感。
據介紹,立足產業數字化、管理高效化、服務在線化、應用便捷化的要求,隨著平臺上線運行以及百姓需求的不斷增長,該區將不斷完善平臺相關功能,走出一條“百姓好操作、干部好管理、對外好展示”鄉村智治新模式,夯實數字鄉村關鍵底座,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優的服務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這個平臺建立以后,村民動動手指進入微信小程序,就能參與村級社會治理。我們公司這個平臺在承德市還是首次上線,可以說是數字化+網格化鄉村治理新模式。今后,我們將不斷更新完善平臺功能,為數字鄉村工作提供保姆式服務。”平臺聯通公司總經理楊靜說。(通訊員白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