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時節,走進易縣梁格莊鎮陽谷莊村,道路干凈整潔,民居錯落有致,苗木枝繁葉茂……一幅產業興、農民富、家鄉美的新畫卷映入眼簾。
近年來,梁格莊鎮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持續推動人居環境改善和產業發展,切實打造宜居宜業、產業興旺的美麗鄉村,不斷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人居環境整治
提升鄉村顏值
梁格莊鎮以“五清三建一改”活動為著力點,全方位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黨員干部、網格員帶頭,發動村民對房前屋后、道路兩側和河道進行徹底清理。同時,成立督導組,不定期組織村干部互看聯查、交叉觀摩、評比打分,調動村民參與家鄉環境衛生整治的積極性。如今,道路干凈整潔,河面清澈見底,村莊顏值不斷提升。
“現在村里環境好,空氣好,干凈又衛生。在這兒帶著孩子遛彎兒,跟街坊四鄰一起聊天,感覺挺痛快的,比在城里住樓房還舒心呢。”張各莊村村民賈云秀高興地說。
環境改善并非一時之功,更重要的是長久保持。該鎮通過村規民約、大喇叭廣播宣傳等方式,引導村民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常態化保持村容村貌干凈整潔。同時積極向村民宣講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事跡,將文明鄉風根植百姓內心,助力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優化產業結構
筑牢振興基礎
人居環境整治見成效,村莊舊貌換新顏,只是梁格莊鎮鄉村振興路上的一個縮影。在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改善的同時,該鎮以產業發展為支撐,由內而外筑牢鄉村振興的基礎。
張各莊村是梁格莊鎮苗木種植專業村,已有20余年苗木種植歷史。正在地里整理苗木的村民王艷華說:“我們家種了十幾畝沙地柏,市場需求旺盛,現在正是忙的時候。”據悉,該村種植沙地柏、國槐等綠化苗木400余畝,苗木年產值上百萬元,戶均增收近萬元。
近年來,梁格莊鎮大力發展苗木種植,持續推動村民增收致富。如今,全鎮共有張各莊村、柴廠村等8個苗木種植村,全鎮種植苗木3600余畝,越來越多的群眾靠此走上了致富道路。
文旅融合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百泉生態園和綠澤農生態園是梁格莊鎮發展生態農業的范本。該鎮堅持以都市現代農業為統攬,以“文旅結合、三產融合”為抓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等多元化農業產業。
“這里風景太美了,來這兒采摘不僅能享受勞動的樂趣,還能欣賞田園風光。”前來綠澤農生態園踏青的馮女士說。
綠澤農生態園擁有優質果樹7000余畝、生態大棚120畝,是保定市果品標準化示范基地。園區地勢開闊,風景優美,每到果蔬成熟時,吸引不少周邊游客觀光采摘。
“以前在外頭打工,一個月剩不下什么錢,現在在園區工作,一個月就有3000多塊錢,還能照顧家人,太方便了。”下黃蒿村村民劉金龍對目前的工作非常滿意。
園區通過土地流轉、資金入股、招錄培訓村民、安排輔助勞力參加季節性勞動等方式增加村民收入,讓村民變身為“掙薪金、收租金、分股金”的現代農業產業工人,直接帶動當地300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梁格莊鎮以‘五清三建一改’行動為契機,擦亮鄉村振興底色,在‘凈’上持續鞏固,在‘綠’上掀起高潮,在‘美’上不斷發力。”梁格莊鎮鎮長王雙介紹,該鎮通過“生態+文旅”模式,把生態農業、苗木、銅雕等特色產業做大做強,讓農民腰包鼓起來、生活富起來,進一步推動全鎮產業融合發展。
人居環境整治讓百姓的居住環境變美了,產業發展讓百姓的腰包更鼓了,梁格莊鎮成為名副其實的“宜居宜業、產業興旺”的美麗鄉村。(通訊員 長虹 趙俊 記者 李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