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開展以來,固安縣行政審批局以“實體經濟振興年”為根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創新推出了“3311、拿地即開工”等舉措,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環京領先的營商環境。
針對試點企業固安群之英印刷有限公司承建的年產3000噸紙制品建設項目,該局提前介入,深入調研,積極同企業負責人對接跑辦手續。該企業近日取得了開工所需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動產登記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審批局負責人帶隊,第一時間將證件送至企業手中,真正實現了“拿地即開工”。
“3311”審批模式即:3個月完成供地,工業項目審批30個工作日,房地產建設項目取得土地合同到項目開工100天,網上可辦率達到100%。固安縣行政審批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專區以“千名干部大調研”活動為抓手,到當地尚融雅苑西區項目進行走訪調研,洽談工程中的問題和后續事項。
“固安縣的營商環境給很多投資企業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們拿地一周之內就幫我們倒排工期,不滿100天提前完成了任務。我們是國企,按照推算還要減去20天的招標時間,實際真正辦手續的時間只有77天,也創下了我們公司在環京地區最快的紀錄。”北京城建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固安尚融雅苑西區項目總經理刁力說,如此高效的流程正是源于固安“3311”審批模式。
主動作為,變審批為服務,變坐等服務為主動服務,聚焦企業和群眾關注的重點領域、重點事項,實行“一站式”聯辦審批服務。同時,打破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速只在窗口”的思維定式,全面推行“送審批”“送政策”等服務模式,切實滿足企業、群眾辦事需求。
固安縣行政審批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專區負責人張金濤介紹,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專區推行“承諾制+容缺受理+并聯辦理+代辦制”服務新模式,在事項報批報件前開展咨詢輔導,將審批各個階段所需材料形成“一單清”信息,一次性告知申請人,同時對審批流程進行重新解構,打通部門“接力跑”為“并肩跑”,切實提升審批效率。(通訊員 榮悅 智鋼 辛忠爽 記者 苗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