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秦皇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鼓勵支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高質量發展和鼓勵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該市在實施12個方面69條穩定經濟運行政策措施的基礎上,圍繞鼓勵支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鼓勵支持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和鼓勵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個方面制定9條“含金量高”的具體政策措施,進一步促進工業企業做大做強做優。1—5月份,秦皇島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
鼓勵支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秦皇島市為進一步加大技術改造支持力度,鼓勵和引導工業企業擴投資、強技改、上項目、增后勁,推動工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在國家和省有關政策的基礎上,制定了安排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實行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獎補政策措施。市財政每年從國際一流旅游城市建設及高質量發展資金中統籌安排2000萬元,專項用于鼓勵支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獎補,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對計劃總投資3000萬元及以上的重點技術改造項目,按照企業購置設備的5%給予獎補,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獲得省級以上資金獎補的項目,市級不重復給予獎補。
鼓勵支持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該市為鼓勵、支持和引導工業企業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工業企業加快轉型升級,不斷做大做強做優,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國家和省有關政策的基礎上,制定了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支持單項冠軍企業、支持智能化制造企業、支持新增規上工業企業4條政策措施。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對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20億元、50億元、100億元、150億元的制造業企業一次性給予10萬元、30萬元、50萬元、100萬元獎勵;支持單項冠軍企業。對新獲評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單項冠軍產品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獎勵。對新獲評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單項冠軍產品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獎勵;支持智能化制造企業。對新評為省級智能制造標桿的工業企業、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的工業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對新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的工業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對新評為世界“燈塔工廠”的工業企業,給予100萬元獎勵;支持新增規上工業企業。對納入升規企業培育庫并首次上規入庫的工業企業,給予企業經營者5萬元獎勵。
鼓勵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該市為加快推進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著力打造一批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優、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帶動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提升,在國家和省有關政策的基礎上,制定了資金獎勵、金融扶持、數字化扶持政策措施。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示范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10萬元獎勵;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聚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較上年實際新增貸款,按照貸款當期LPR利率的20%給予利息補貼,單個貸款項目最高給予12個月財政貼息;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制造業+互聯網”新模式新業態應用,對自動化設備購置與改造、信息化軟硬件購置、系統開發與服務等費用,按照不高于實際投入額的10%給予支持,最高不超過20萬元,每年不超過5家。
此次出臺的政策措施堅持項目導向,全力以赴實施“延鏈、補鏈、強鏈”技術改造項目,推動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堅持企業導向,把壯大市場主體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重點鼓勵支持培育規上工業企業、龍頭骨干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等。堅持創新導向,認真學習借鑒省內省外的好經驗、好做法,支持工業企業做大做強。政策措施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每年由秦皇島市工信局和市財政局聯合發布申報指南,明確申報時間、申報條件、申報程序,并組織實施。(記者張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