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5月29日訊(記者 郭輝)據星礦數據統計,科創板開市以來到現在,已支持46家國企上市募資,實現內在價值發掘與提升。《科創板日報》記者梳理后發現,這些公司市值在25億元-780億元間,涵蓋半導體、機械制造、航空裝備、軌交設備、生物制藥等多個行業,合計市值已超過8000億元。
(資料圖)
46家科創板國企中,有25家公司實控人為國資委,包括華潤微、中國通號、時代電氣、國博電子、中無人機、中復神鷹、鐵建重工、信科移動、螢石網絡等。
有18家企業實控人為地方政府或地方國資委,包括西部超導、晶合集成、凱立新材、華海清科、和輝光電、百克生物等。
另外中科星圖、鐵科軌道實控人為中央國家機關,山大地緯實控人則為大學院校。
估值、業績、業務戰略導向,已成為“中特估”概念逐漸清晰的投資邏輯。國盛證券研報觀點稱,繼續看好中特估行情的持續演繹,理由包括:估值普遍仍低,不及歷史中樞+普遍相對低估;基本面改善可期,業績考核驅動+主動市值管理,戰略導向孕育溢價:統籌安全與發展,國央企肩負重任。
2022年,科創板市場穩中求進,積極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制度優勢,激發市場活力,業績整體增長可觀。科創板公司去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突破萬億和千億,共計實現營業收入12120.49億元,同比增長29%;實現歸母凈利潤1135.89億元,同比增長6%。
此外,近7成公司營業收入增長,23家增幅翻番,4成公司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超8成公司實現盈利,5成公司歸母凈利潤增長,49家公司增幅翻番……科創板持續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科創板上市公司中,亦不乏業績增長強勁的國企個股。比如華海清科、廈鎢新能、晶合集成、西部超導2022年營收同比增長超40%,并且值得關注的是,這幾家公司的研發費用占營業總收入的比重在2%-14%間,其中半導體設備供應商華海清科最高,為13.14%。
從估值來看,多家科創板個股的市盈率(PE)在50倍以下,其中晶合集成、廈鎢新能、鐵建重工、中國通號、成大生物的市盈率均在20倍以下;鐵建重工、時代電氣、中國通號、哈鐵科技、成大生物的市凈率(PB)低于2倍;晶合集成、凱立新材的凈資產收益率(ROE)均超20%。科創50最新一個交易日(5月26日)市盈率為43.71。
從業務及商業模式的戰略導向來看,科創板本身立足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于戰略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先導產業集聚效應顯著。并且在梳理統計的48家科創板國企中,業務范圍除包含以上先導產業,還囊括了軍工、航天、軌交、電力等與安全與民生強相關行業,更多彰顯國央企的社會責任。
比如航天軟件是航天科技集團唯一的軟件和信息化支撐單位,下游市場聚焦于航天及黨政軍領域。該公司的基礎軟件神通數據庫,在航天軍工等涉及國家戰略安全的關鍵特定領域具有一定的獨特優勢,此前在數據管理和控制方面,有效支撐了安全性要求極高的火星探測工程、探月工程、中國載人空間站、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等一系列國家重大復雜航天型號工程。
在我國大力拓展和升級現有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背景下,中國通號自主研發的中國高鐵列控系統、中國高鐵自動駕駛列控系統、城際鐵路自動駕駛列控系統等核心系統,以及軌道電路、應答器、繼電器、道岔轉換等設備全面覆蓋國內軌道交通網絡,為行業加速升級及國內軌道交通安全高效運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市場觀點認為低估值還需“高分紅”增強行業安全邊際及投資屬性。
2022年,科創板公司現金分紅水平再上新臺階,2022年度共有334家公司推出現金分紅方案,總額317.71億元,228家公司現金分紅比例超過30%,數量、規模均同比提升。其中,77家公司現金分紅金額超過1億元。中國通號、傳音控股、天合光能分紅金額分別達到18.00億元、14.47億元、10.39億元。
具體到科創板國企個股,成大生物、中鋼洛耐、中國通號在2022年的分紅金額占當年凈利潤的比例超50%,分別為58.48%、52.24%、51.52%;中國電研、新風光、西部超導、凱立新材,分紅凈利潤比例亦在40%到50%之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