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于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畢業于211,曾在某知名法制欄目做記者,之后由媒體人轉型去了一家央企。
這樣一個人,也被電信詐騙了,損失170萬。而騙子的套路,是個特別俗套的套路——
(資料圖片)
去年9月, 一名自稱證券公司客服的人聯系到她,邀請她進一個股票交流群。
進群后,老師講的很專業,還經常推薦股票。老師說可以讓學員打新股掙錢,她就下載了一個app開了賬戶。
app里面都是正常的股票信息。作為曾經的記者,她“調查”了一下,確認這些信息和真實的股市信息是一樣的,于是深信不疑。
付款的過程,也是和很多被反復報道的電信詐騙案例如出一轍。先是1000,試了一下發現沒問題,又打了99000,然后就是140萬。第二天騙子趁勝追擊,又給了一個賬戶,她又打了20萬。
一共170萬,就這么沒了,這本是她用來買房的首付款。她接到上海反詐中心電話,才意識到自己遭遇了電信詐騙,才發現群里的那么多人,都是騙子,每天熱火朝天“交流”的目的就是為了騙她。
事發后,她的丈夫突發心臟病住院。她現在特別自責,不愿意上班,不愿意與人接觸,經常想自殺。
“我的家庭現在支離破碎。”
這個前記者,接受了澎湃新聞采訪。今天下午,澎湃新聞發出視頻報道《前法制欄目記者自述:3天被電詐170萬元,群里只有我是受害者》。
無獨有偶,2021年,就已經出現過一起政法記者被電信詐騙的案例。
這是一位新聞從業6年的90后媒體人。
這位自稱“經手發布過無數則電信詐騙新聞”的政法記者,居然被“公檢法詐騙”給騙了。
“北京市公安局戶籍科民警”打電話給這位媒體人,這位媒體人因為“偷懶圖方便”,同意了對方直接轉接到“南京警方”的建議。在“南京警方”說出了準確的個人信息并出具了涉嫌洗錢的“通緝令”后,這位媒體人被唬住了,被對方以轉款到“安全賬戶”為名騙走了近3萬元,“檢察官”以查看各個線上借貸平臺額度為由,再騙2萬余元。
整個過程中,這位媒體人和那些大爺大媽一樣,被對方以“案件涉密”為由,多次東跑西顛轉移場地,而詐騙現場與這位媒體人所在的報社只有5分鐘的距離……
按照這位年輕政法記者的話說:被騙數額不少,但侮辱性更強。
電信詐騙,人人須謹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