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未變,各種有利條件依然存在。廣陽區將緊緊抓住環首都經濟圈建設的難得機遇,認真學習貫徹市委四屆五次全會精神,緊盯高手,調高標尺,著力在抓好項目建設、保證經濟增長、改善社會民生、促進和諧穩定上下功夫,推動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更好更快發展。 堅持以三產興區為主線,全力推進對接京津。堅持三產興區,把環首都經濟圈建設放在經濟發展的突出位置,全力推進高層次人才創業園區、科技成果孵化園區、新興產業示范區、現代物流園區、健身康復基地、農業觀光基地、綠色有機蔬菜基地、萬莊生態新城等“四園區、三基地、一新城”建設。同時,將重點抓好中石油壓縮機維修中心、郵政物流倉儲中心、液化天然氣工廠建設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新朝陽二期改造等16個投資10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
堅持以拆遷改造為抓手,拓展城市發展空間。進一步完善中央商務區、周各莊商圈和汽貿一條街的規劃布局,加快萬達廣場、廣陽CBD等現有項目建設進度。穩步推進新項目和城中村回遷樓建設,繼續啟動一批城中村的改造工作,盡快完成李桑園等四個舊改項目。通過拆遷和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增強承載能力,聚集先進生產要素。
堅持以社區建設為載體,強化服務管理水平。在服務上,不斷完善“十五分鐘生活圈”,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著力拓展面向社區弱勢群體的服務內容,打造廣陽社區便民利民的服務品牌。在管理上,加強和轄區單位的溝通協調,積極承擔社會管理職能。在經濟上,圍繞居民生活所需,引入企業經營模式,培育業態多樣、誠信便民的服務業;以發展城市夜經濟、街區經濟為抓手,吸引各類經濟實體和企業在社區投資,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繼續引導社區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展現廣陽居民的文明風采。
堅持以城鄉統籌為突破,扎實做好“三農”工作。加大農業投入,推進農村公路、農田水利、沼氣池等建設。加快實施土地綜合治理、測土配方施肥、節水灌溉等重點農業項目,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以院區合作為依托,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綜合技術示范區建設,為全區農業科技進步與創新提供有力支撐。打造新農村建設樣板村。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則,選擇條件較為成熟的村街進行農村綜合改革試點,高標準搞好沼氣建設、環境衛生、集中供排水等配套設施建設,以點帶面,逐步推進,探索出有廣陽特色的新農村建設路徑。
堅持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大力發展社會事業。穩步推進城鄉低保和困難救助,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新農保參保率,建立健全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低保標準正常調整機制,利用區老年綜合福利服務中心剩余土地建設老年公寓3棟,對外接收社會老人,促進養老事業發展。扎實開展就業再就業工程,以統籌城鄉就業、幫助困難群體就業、實現充分就業為目標,抓好就業培訓和職業介紹,落實好優惠政策。積極發展教育衛生各項社會事業,加大城鄉基礎教育投入力度,推進第六中學改擴建進程,積極運作二小、六小、三中等學校建設項目,提高鄉鎮衛生院、村街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水平,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功能,強化農村醫師規范化培訓,對城鄉居民低保及特困群體實行“一免三減”等政策。
堅持以維護穩定為保障,強化各項防范舉措。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避免個別問題轉化為共性問題,經濟問題轉化為政治問題,局部問題轉化為全局性問題。深入開展大接訪活動,繼續實行班子成員包案,并不斷強化各級和責任單位的維穩意識,充分發揮區聯合接訪中心作用,確保群眾合理訴求得以解決,矛盾和問題得到妥善處置。做好慶祝建黨90周年和全國“兩會”期間安保工作,加大應急處理、治安防控工作力度,全力維護轄區治安穩定。同時,強力抓好安全生產,加強食品和藥品監管,讓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