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一五”規劃的深入實施,廣陽區在科技創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農業科技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總體科技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專利申請量達到139件,授權量64件,申請、授權量均穩居全市各縣(市、區)第一;以項目建設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申報科技支撐項目6個,軟科學計劃4個,農業推廣項目兩個;加快先進實用技術向農村普及,重大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85%以上;發揮科技引導作用,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到58%。
廣陽區立足“高科技、外向型”戰略定位,確立了“借引為主、引創結合,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的科技工作思路,通過整合資源、完善功能,增強民營科技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構建高開放、強輻射、高增值的科技服務網絡,為科技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條件。今年上半年共包裝可再生能源—10萬噸固體成型燃料星火計劃等項目6個,自擬逍遙安寐湯治療失眠癥臨床研究等軟課題項目4個,卡特紅梨等農業推廣項目2個。扶持五龍電子有限公司為廊坊市知識產權優勢培育企業。
積極推進院企合作,大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組織全區民營科技型企業參加省、市級“產學研項目合作懇談會”,開展項目推介、技術對接、項目合作等工作。今年上半年促成北京魯年生物技術研究院與廊坊福泰盛達工貿有限公司合作的非糧作物常溫發酵提取乙醇技術與應用項目在廣陽落地轉化,并有效解決了其他相關企業技術難題4項,推動了企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
科技助推,開展新農村星火科普示范活動,派遣技術人員入村服務。聘請5名專業技術人員為科技特派員,進村服務20余人次,培訓農民500人次。引進、推廣科技成果、先進實用技術7項,培育科技示范點3個,充分發揮了典型的示范效應。廣陽區已累計向省、市申報科技項目71項,獲得立項支持43項,其中廣陽區科技館的陶吧和計算機軟件建設為省級項目。組織開展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培訓、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培訓、知識產權行政執法人員培訓、中小企業法人代表工作標準大型培訓等各項培訓15次,培訓人員2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