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技的陽光照進了我們家”一位參加過廣陽區就業服務局組織培訓班的青年人如是說。廣陽區的“陽光工程”培訓讓農民開拓了眼界,增長了實用技能,使之真正成長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力量。2006年,廣陽區培訓農村勞動力10750人,其中技能性培訓2950人,就業率達到90%以上。
為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廣陽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聯系轄區內5個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向農民發放《農民工培訓讀本》和《“陽光工程”培訓讀本》等宣傳教材8000余份。除利用廣播、報刊、信息欄等大力宣傳外,還取得區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利用《廣陽之聲》每天播放有關農民進城務工常識,并向社會公布培訓基地、培訓專業等,多形式、多渠道地做好宣傳發動工作。
廣陽區就業服務局不折不扣落實國家政策,按規定為參加培訓農民及時發補貼。參加過汽車駕駛培訓已經就業的學員,全部拿到了政府補貼的每人270元錢。大家高興地說:“參加陽光工程培訓,學到了技能,還能領到補貼。”廣陽區在扎扎實實開展培訓工作的同時,各培訓基地根據企業用工標準要求,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根據教學計劃合理安排培訓課程,提高實際操作與理論課的比例,注重對學員動手能力的培訓。培訓項目主要圍繞計算機、刺繡、家政服務、餐飲服務、家電維修、服裝裁剪、商業營銷、電焊工等用工量較大的行業。進入2007年,廣陽區就業訓練中心與廣通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有限公司協作,增加了汽車駕駛培訓,極大地滿足了廣大農民的技能需求。
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中,廣陽區就業服務局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突破口,大力推行了“訂單式”培訓、“定向式”培訓。為了節省農民外出的路費和食宿費,培訓基地盡量將培訓班開設到鄉鎮,開辦到農民家門口。重點對農村勞動力,特別是留守婦女和身體有殘疾的弱勢群體進行技能培訓和引導性培訓。如今,廣陽區就業訓練中心已經在大伍龍一村、吹莊村等18個村開展刺繡技術培訓班18期,培訓學員521人。各培訓基地把培訓和就業有機結合起來,既促進了地方企業的發展,又為農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增加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