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名干部走出機關、輕車簡從、深入農村、走入農戶……歲末年初,在大廠回族自治縣,一場以“察民情、訪民意、解民憂、幫民富”為主要內容的“進百村、訪萬戶”活動如縷縷和風吹進了全縣廣大農村干部群眾的心田。為全面深入了解掌握農村實情,更好地關注民生、系統地解決問題,增進對農民群眾的感情,促進干部隊伍改進作風,實現上下同欲,推進城鄉建設更好更快發展,今年1月份以來,大廠縣委在縣級領導和縣鄉兩級機關干部中組織開展了此項活動。全縣各單位干部走出機關,深入農村,走街串戶,走遍全縣105個村的農戶開展訪談,達到了民意得釋解、干部受教育、縣鄉知民情的目的。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聯系群眾以及領導干部改進作風的長效機制和一系列圍繞執政為民、發展惠民的解題謀策。
想民為民情殷殷
談起開展這項活動的初衷,大廠縣委書記孫寶水說:“真正推動發展的力量是廣大群眾,真正科學民主的決策在于問計于民,真正轉變作風的標志是深入群眾,真正贏得信任的辦法是惠及民生。我們開展進村訪戶活動,就是要進一步強化全縣廣大機關干部‘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發展的動力源,群眾的事業和力量決定我們的成敗’的意識,就是要使我們的決策聚集群眾的智慧,代表群眾的意愿,經得起科學和實踐的檢驗,就是要讓我們的機關干部真正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實現作風轉變,就是要多為老百姓干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用我們的發展為群眾帶去實惠,用實際行動贏得百姓的信任。”
過去的一年,大廠縣委、縣政府緊緊扭住第一要務,把實現更好更快發展、壯大縣城經濟作為富民惠民的根本,集思廣益謀發展,集中精力抓經濟,集聚力量干大事,集約資源保重點,項目建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經濟發展呈現出提質提速的可喜局面。全年完工及在建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37個,比2005年增加14個,累計完成投資8.6億元,增長90%,投資增長率在全市領先。在項目建設的強勢帶動下,全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63.9%,財政收入提前18天完成全年任務。與此同時,縣委、縣政府貫徹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按照“集中民智、體現民意、珍惜民力、改善民生”的要求想問題、做決策,創造條件早辦、快辦、辦好為民惠民的實事。從“醫、學、路、水、保、養”六項惠民工程實施到文明生態樣板村創建,從938專線引入到市民廣場和街心公園建設等,一件件惠民實事得到了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在有限的條件下讓全縣各族群眾享受到了更多的發展成果。 在此基礎上,大廠縣堅持發展為民、成果惠民主線,今年初又集中力量開展了以“知情于真、問計于民、謀策于深、為民于實”為主要任務的“進百村、訪萬戶”活動,查民生、增真情,知民意、受教育,問民計、謀實策。
走遍百村訪萬戶
“一絲不茍訪民情,真心實意解民憂”,這是大廠縣農民群眾對縣委“進村訪戶”活動發自內心的感受和評價。活動過程中,縣四套班子領導率先垂范,擠出時間,撲下身子,走進農家院,同百姓面對面、心貼心地聊家常、問生計、話發展、解難題。廣大機關干部珍視教育機會,嚴格按照要求,認真堅持“一訪兩會—必談”,帶著感情、帶著政策、帶著信息、帶著建議,逐戶走訪,把“知情于真、問計于民、謀策于深、為民于實”貫穿于活動的始終。縣農業、畜牧、水務、科技等涉農部門駐村工作組立足農民現實需求和農村發展實際,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優勢,積極向群眾傳授實用技術,宣傳惠農政策,提供供求信息,解答疑難問題。許多駐村干部還給走訪戶留下了聯絡電話,與群眾建立了固定的幫扶聯系。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各駐村工作組活動期間累計為群眾提供致富、供求、科技等各類有價值信息280余條。
全力確保訪談率達到100%,廣大包村干部本著“一切為了群眾、一切方便群眾”的原則,認真盡責地做好入戶訪談工作。縣區劃辦駐亮甲臺村工作組干部針對大部分村民白天從事暖棚蔬菜種植的生產實際,主動犧牲個人休息時間,晚上加班深入到種植戶家中訪談。對大門上鎖的農戶,許多包村干部都是不怕麻煩地反復跑上幾個來回,直至進了門訪到人為止。對長期在外務工的農戶,包村干部活化訪談方式,通過采取定期約談、電話問談等有效手段,做到了訪談村不漏戶。在入戶走訪征求意見過程中,縣直各駐村工作組堅持邊訪談、邊匯總、邊分析,及時對百姓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思考和研究,適時向所包村“兩委”班子提出合理化建議,助推了村級工作的改進。縣委組織部駐大廠三村工作組在認真分析訪談意見的基礎上,就如何利用城中村優勢搞好土地流轉以及如何立足改善居住環境辦好養殖小區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好的建議,受到村“兩委”干部的歡迎。
眾志成城謀發展
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工作上為了群眾,廣大進村干部通過自身扎實深入的工作,真正把活動的過程變成了貼近群眾、增進感情的有益實踐,把田間炕頭變成了接受教育、明確方向、改進不足的生動課堂,把耳聞目睹變成了尋計于民、服務于民、推動發展的科學依據,達到了民意得釋解、干部受教育、縣鄉知民情的目的。
通過活動的開展,廣大群眾盡情吐露心聲、充分表情達意,心里豁亮了,在發展的問題上心氣提升了。同時,通過訪談,干部與群眾彼此間進行溝通,對一些問題給予合理解釋,有效疏解了群眾的情緒。
通過活動的開展,干群之間進一步密切了聯系和感情。彼此間的溝通、交流,使縣鄉機關干部和群眾之間關系更加密切,形成了事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勢頭,進一步濃厚了干群團結和諧的良好氛圍。祁各莊鎮進村干部在入戶過程中,通過引導農民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增強了群眾的發展意識和全局意識,群眾發展觀念的轉變加速了土地等項目建設制約的破解,催生了石油助劑、礦山機械、鋼木家具等一批大項目的順產落地。
通過活動的開展,廣大干部受到了群眾觀念的再教育。在與農民群眾的“零距離”接觸中,進村機關干部看到了百姓真實的生活狀況,聽到了百姓真實的意愿呼聲,普遍接受了一次執政為民的理念教育、來自于民的本色教育、主人是民的公心教育和發展惠民的使命教育,執政為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得到升華,對群眾疾苦更加動心,對群眾生活更加關心.對群眾愿望更加上心。縣交通局工作組在對夏墊鎮東莊村走訪中,針對村民反映強烈的村內連接夏安線道路破損嚴重問題,局黨組立即研究決定把該路段改造工程列入年度農村公路建設規劃。縣科協根據后店村民科技致富的強烈愿望,向村里捐贈種植、養殖、加工等各類圖書200多冊,幫助該村建起了科技圖書室。“訪貧問苦獻愛心、扶危濟困送溫暖”更是成為眾多單位和機關干部表達關注民生、關懷弱勢群體真摯感情的自發行動。縣委組織部為大廠三村2個貧困戶捐款2000元,縣發展改革局為大馬莊村6個貧困戶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和風常吹、好雨常下、溫暖常送”,正日益成為大廠縣委、縣政府和全縣廣大干部執政為民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