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豪海外投資法律實務國際論壇16日在重慶舉行。來自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的15家律師事務所代表,以及部分中資和外資企業負責人匯聚一堂,就跨國經貿合作的法律法規、投資環境、投資機會及風險控制等進行交流。
商務部部長鐘山此前表示,近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投資的規模正不斷擴大,目前海外資產約6萬億美元。僅過去五年,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就超過了6600億美元。中國已從過去的資本輸入國變成了資本凈輸出國。
公開數據顯示,中資企業海外投資主要集中在歐洲、北美與亞太區域。德國A C Tischendorf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Stephan Schwilden認為,這是因為上述區域法律健全,制度完善。他以德國為例指出,德國工業技術實力強,交通設施完善,政治與法律環境穩定,海外投資管制少,這使得德國成為歐洲最具投資吸引力的國家之一。
在Stephan Schwilden看來,中國企業在德國成功投資關鍵在于,能使用外語流利地溝通與交流,充分信賴德國投資銀行、律師和會計提供的交易建議,并重視德國員工代表(工會)的要求與權利等。
2016年,中國成為巴西最大外國投資者。巴西Doria Jacobinae Gondinho Advogado律師事務所資深合伙人Rodrigo Jacobina指出,巴西的主要投資機遇在石油、天然氣、融資服務和基礎設施等方面。中國企業在巴西投資時要特別注意勞工、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風險,應按法律規定辦理環境許可程序和投資前的環保盡職調查。
雖然中國目前已經連續兩年成為全球資本凈輸出國,但對外投資起步晚、經驗不足,也遇到不少困難。美國Duane Morris LLP律師事務所高級律師陽源表示,由于部分中資企業赴美投資缺乏完善的法律風險防范措施,投資后容易產生法律糾紛。為了避免或減少糾紛,中資企業需要做好盡職調查,并遵守合同、法律法規,聘請專業人員比如律師和會計師,定期或不定期對公司運營進行合規性審查。
中豪律師事務所紐約分所管理合伙人袁綱認為,中資企業境外投資更需要中國律師,特別是有海外留學背景和豐富實踐經驗的中國律師。中國律師在海外投資與收購中可發揮重要作用,比如可幫助境內企業遴選出性價比高的境外律所,在中資企業與目標公司和境外律師之間搭建起順暢溝通的橋梁,以及協助辦理境內監管部門審批或備案手續等,從而幫助中資企業防范好風險,提高交易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