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11年的時間過去,當初承諾30個月交房的項目終于快要完工。但河南四建要求業主們按每平方米11000元的價格,補齊差價后才能交房。
事件
苦等11年交房未果
開發商“坐地起價”引業主維權
8月13日上午,在鄭州市經八路與紅旗路交叉口東側,十幾名業主守著工地的大門維權。
△工程項目詳細情況
2007年簽購房協議
業主郝偉告訴河南商報記者,2007年,他們百余名業主和河南四建簽訂購房協議,購買了公司集資建設的職工住宅樓。
△集資款收據
30個月過去,未能如愿住進新房
“從交了錢,就一直盼著能住進新房子。”但協議上承諾的30個月時間很快過去,郝偉他們并沒有如愿。
△集資建房購房協議書
據了解,經八路九號院的這兩棟住宅樓是根據鄭州市2003年出臺的《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特困企業利用自有土地集資建設經濟適用房有關問題的通知》和《鄭州市住房貨幣化分配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分配的。
眼看著交房無望,購買了房子的人開始回家等待。但一年又一年過去了,房子的建設速度卻十分緩慢。
11年過去,房價從3700元漲到11000元
“11年都快過去了,一棟33層的樓才建起來。”多年來,郝偉他們多次催促河南四建交房,但均沒有結果。
△主體已經完工的樓房
2018年,房子主體工程完工。“四建卻不按協議交房,一個姓張的副總還讓我們再交錢,說房子現在11000元一平。”郝偉說到這,旁邊的業主告訴記者,當時那個副總態度強硬,說就是一萬一,一分不能少。
△集資建房購房協議書
無奈之下,業主們開始了維權之路。“我們現在有50戶業主維權,每天都分好班,大家輪流來維權,希望河南四建按協議交房。”郝偉說。
回應
業主拿到房子只能重簽協議
河南商報記者隨后來到經八路九號院東側,位于美宜家酒店七樓南部的河南四建房地產開發領導小組的辦公室。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并不負責購房協議,只負責拆遷和安置。
根據維權業主提供的河南四建領導的電話,河南商報記者聯系上了該公司黃姓董事長,但他告訴記者具體的情況需要聯系鄭州這邊的工作人員,并提供了一王姓主任的電話。
說起這個項目,王主任有自己的委屈。
“工期為何延長?”
解疑
王主任告訴記者說,“2007年項目啟動,通過集資的方式來進行。2008年,鄭州市市政府批了27號、28號兩棟樓。建這兩棟樓,需要拆除九號院原有的三棟家屬樓(住戶均為河南四建職工),涉及的153戶需要拆遷,27戶需要安置。因為拆遷難度太大,拆了5年,這個項目也沒有做成。”
當時負責推進項目的是河南四建委托的合作公司,后來該公司也倒閉了。項目沒有做成,河南四建委托的合作方也倒閉了。
據了解,當時的27號、28號兩棟樓,建筑面積共計44000多平方米,共計446戶。除去需要安置的一百多戶,剩余的戶數,均按市場價賣給了郝偉等人。
“當時有很大一部分人都退款了,但是還有一百多戶沒有退。”王主任稱,轉機發生在2012年,鄭州市重啟舊城改造項目,拆遷工作又重新開始。“2015年,(鄭州)市政府重新批了一棟樓,就是現在快建好的這棟樓,建好后一共能住274戶。”
“房子為何漲價?”
解疑
“政策調整,還有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導致現在這棟樓只能蓋這么大的面積。這么長的時間,拆遷成本、安置成本都增加了,過渡費都漲了很多。”
成本的上升,使得河南四建向業主們提出了按每平方米11000元的價格重新進行售賣的要求。
“我們也考慮到當時他們集資了,就提出了1+1補償方案,就是2007年交的錢翻倍退還。”王主任說。
“如何才能讓已經簽了11年協議的業主拿到房子?”
解疑王主任表示:“只能重新簽協議。原來的27號、28號等于說是沒法兌現了,要還按原協議執行的話,給老天爺說哭也完成不了。”
房管局
不存在預售等問題房管局管不了
每平方米3700元,如今卻要漲到11000元,這樣郝偉等業主們接受不了。
8月13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聯系了鄭州市房管局。
房管局工作人員表示,郝偉他們是單位內部的集資建房,只簽了公司之間的協議,并沒有簽訂正式的購房合同,所以不存在預售等問題,房管局管不了。
政策的調整,房價的增長,工期的延長,建房成本的增加,讓經八路九號院工地門口的維權仍在持續。如今,33層的樓房主體已經完工,郝偉他們能不能住進新房,河南商報記者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