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停車電子收費標準不變
明年1月1日起東城西城通州率先實施 收費牌統一為橙色 要求明碼標價
明年1月1日起,東城區、西城區和通州區將率先全面實施道路停車改革并實現電子收費,這些地區的占道停車將不再有現場人工收費。昨天,市發改委、市財政局聯合發布通知,明確此次電子收費改革后,停車收費標準保持不變。此外,要求電子收費停車場統一明碼標價。
停車仍按3類區域 收費標準不變
根據通知,改革后本市道路停車泊位仍劃分為3類區域,收費標準保持不變;大型社會活動期間,道路停車仍可實行計次收費。按照劃分,本市道路停車泊位劃分的3類區域分別是:一類地區為三環路(含)以內區域及中央商務區(CBD)、燕莎地區、中關村西區、翠微商業區等4個重點區域;二類地區為五環路(含)以內除一類地區以外的其他區域;三類地區為五環路以外區域。
3類地區道路停車收費標準不同,如一類地區小型車停放,白天(7:00-19:00)時段的收費標準為:首小時內10元,首小時后每小時15元,夜間(19:00(不含)-次日7:00),則按2小時1元收費;二類地區小車白天收費標準為首小時內6元,首小時后每小時9元,夜間同為2小時1元;三類地區小車收費,白天收費標準為首小時內2元,首小時后每小時3元,夜間則同為2小時1元。
按照市發改委的要求,道路停車管理改革后,北京市交通委及各執收單位,必須嚴格執行今年新出臺的“不足一個計時單位不收取費用”停車收費政策,并接受價格、財政、審計等部門和社會監督。
收費牌統一為橙色 要求各區明碼標價
按照市發改委要求,改革后各區道路電子收費停車場,必須在起止地點、收費地點等醒目位置,使用標價牌或電子信息屏等方式進行明碼標價。
電子收費牌的底色統一為橙色,內容必須包含收費對象、收費時段、收費標準(包括計價單位、不足一個計時單位不收取費用、軍車殘疾車按規定免費等內容)、收費依據(批準機關及文號)、執收單位監督電話、行業主管部門電話和價格舉報電話、收費單位名稱、停車場范圍(位置)、編號(按《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規定執行)、車位總數等。
“明碼標價應當做到標價內容真實明確、字跡清晰、標示醒目;收費標準變動時應當及時調整;不得在標價之外另外加價,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按照市發改委下發的《關于規范本市道路電子收費停車場明碼標價的通知》,從2019年1月1日起,各區必須執行這一明碼標價要求,各區價格監管部門也要求對轄區內收費停車場價格行為加強監管。
監測收費情況 上報停車費年度收入
除了電子收費停車場必須明碼標價之外,日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聯合下發的《關于本市道路停車占道費收費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中,還要求市交通委及各執收單位,按規定在本單位網站公示收費單位名稱、停車場范圍(位置)、編號、車位總數、收費時段、收費項目、計費單位、收費標準、收費對象、收費依據(批準機關及文號)、執收單位監督電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電話和價格舉報電話。
據悉,為平穩過渡這一停車收費改革,本市交通部門還將進行政策執行情況的監測分析,并在每年5月底前,將全市上一年度政策執行及收費年度收入、停車運營管理支出情況書面函告市發改委及市財政局。(記者 林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