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了整整一個季度的反彈,終于在上周五“歇了口氣”。3月中旬以來,滬深兩市的上漲勢頭開始趨緩,前期表現最亮眼的寬基指數基金的優勢也有所減弱。基金業內人士稱,當前有部分資金選擇獲利了結,但行業基金和主題投資基金的表現仍活躍,這預示著行業主題投資或成為貫穿全年的投資方向。
上周中小板整體表現良好,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上漲2.38%和5.52%,而上證指數全周下跌0.81%。受此影響,寬基ETF的漲幅也大幅收窄。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8日,全市場ETF在上周的平均收益率為0.39%,其中有91只ETF凈值上漲,102只ETF凈值收跌,股票型ETF的平均凈值漲幅為0.58%,雖然仍保持正收益,但前期凌厲的上漲勢頭已一去不復返。
“接棒”指數上漲的是行業基金。統計顯示,上周29個中信一級行業中有17個行業上漲,計算機、農林牧漁和通信行業分別上漲12.36%、12.26%和7.13%。受板塊上漲的帶動,相關基金的表現相當亮眼。Choice數據顯示,15只電子信息行業主題基金有13只取得正收益,其中南方中證500信息技術ETF聯接基金上漲近12%,廣發信息技術和天弘中證電子指數分別上漲8.19%和6.67%。13只農牧飼漁行業基金漲跌參半,前海開源中證大農業指數增強和工銀農業產業股票分別上漲5.36%和5.01%。此外,在34只通訊行業基金中,有27只實現上漲,其中銀河創新成長、中海積極增利和中歐電子新興產業滬港深股票分別上漲9.5%、8.28%和7.86%。
此外,反彈呈現的結構性上漲使得部分抓住熱點的主題基金收獲頗豐。比如重倉養殖和5G的銀華內需精選混合今年以來漲幅已近58%,重倉券商、養殖和科技股的前海開源基金旗下的多只基金今年以來漲幅均超過50%。上周,部分新興產業、消費主題基金強勢崛起,諾安成長混合上漲15.45%,金鷹民族新興混合上漲14.51%,中郵消費升級漲10.25%。
展望后市,工銀瑞信基金認為,短期市場仍以主題投資為主。背后邏輯是:一是政策面在穩增長和促改革等方面依然值得期待;二是隨著A股逐步進入年報和季報披露季,開工情況也將日趨明朗,對盈利的擔憂可能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科技和金融科技等領域,績優消費藍籌股在回調后也有投資機會。
不少績優基金經理認為,結構性行情有望貫穿全年。銀華內需精選基金經理劉輝認為,2019年市場具備震蕩市特征,但一些重要的長期成長行業可能會逐漸走出獨立行情。他表示,農業板塊有特殊的產業背景推動,而科技公司的投資可能需要看得更長遠,如果從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背景來看,科技板塊或已進入長期上升過程。
中歐時代先鋒基金經理周應波也認為,2019年難以看到大級別的指數行情。“以電子、券商兩個行業為例,目前的估值水平基本上從低估狀態修復到中等水平。這兩大行業未來能否繼續提升估值,一是取決于基本面是否超預期,二要看市場整體的流動性水平。盡管1至2月份的快速上漲透支了部分行情,但在后市震蕩中結構性機會還很大。”周應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