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公告》,發行價格最終確定為24.26元/股。公募基金可謂火力全開,超過1000只公募基金產品參與詢價,占申報產品總數量的60%以上。
根據公告,華興源創共收到214家投資者管理的1752個配售對象的初步詢價報價信息,其中有效報價1285個。
統計顯示,共有1059只公募基金產品參與了首只科創板新股網下申購,最終803只入圍,占全部有效報價產品數的62.49%。
滬上一位信托機構相關人士表示,一方面,公募基金可以報3個價格,信托公司只能報一個價格,相對而言公募基金更有優勢;另一方面,公募基金的資金量也很大。隨著未來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增多,公募基金的“大部隊”也將加緊趕來。
部分基金公司碩果累累。以鵬華基金為例,該公司共53只公募基金產品參與網下申購,全部入圍,入圍產品數占總入圍數的4%。據了解,鵬華基金旗下新股專業投資團隊成員平均從業年限超過10年。根據上市公司發行公告,2018年鵬華基金旗下公募基金產品參與首發配售次數為3721次,位列公募基金行業前列。
也有不少基金公司鎩羽而歸。前海開源基金旗下共7只基金產品參與申購,均因“高報價”被剔除,類似的還有申萬菱信基金,旗下15只基金參與申購,只有1只入圍。
如何對科創板上市公司進行定價成為眾多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滬上一位參與華興源創網下申購并成功入圍的基金經理表示,對華興源創采取的估值方法參照A股的估值模型。“由于是科創板第一股,考慮到大家參與的熱情比較高,我們原來預計可能出現10%至20%的溢價。結果公布之后,我們發現大家還是偏理性的。”
在他看來,后續機構報價也會更偏理性。他認為,對比較看好的公司,在價格容忍度方面可以高一些;對暫時還沒有盈利的企業,則可以采取企業價值倍數估值方法。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普通投資者要謹慎參與科創板的投資。
鵬華基金穩定收益投資部總經理姜山表示,注冊制下信息披露取代核準制下的盈利門檻成為上市的重要條件后,普通投資者判斷公司的難度大幅增加,特別是對于采取預期市值、研發等門檻上市的公司而言,不確定性風險和估值難度更大,需要更為專業的背景知識和更豐富的投資經驗才能進行有效判斷。
一位科創主題基金經理提醒,以絕對估值的高低去判斷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投資機會風險會很大。該基金經理還認為,現在是市場化詢價,不能認為打新就是穩賺不賠。(陸海晴)
關鍵詞: 科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