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拉夏貝爾發布公告稱,擬將公司名稱由“新疆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依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由“XinjiangLaChapelleFashionCo.Ltd”變更為“YiXinFashionGroupCo.,Lud”,同時根據現階段業務需求變更公司經營范圍。
公告顯示,在原有的經營范圍基礎上,拉夏貝爾此次新增了物聯網技術服務、信息系統運行維護服務、軟件開發、互聯網數據服務、數據處理和存儲支持服務、物聯網設備銷售、軟件銷售等業務。
拉夏貝爾方面表示,此次變更主要是為了更準確地反映公司多品牌發展的戰略規劃,同時,結合新零售變革及開展品牌線上授權業務需求,支持旗下品牌線上授權業務,符合公司業務發展需求及整體發展的定位。
此前,拉夏貝爾擬將之前的“企劃設計-自主采購-平臺運營-線上銷售”的傳統模式調整為“品牌授權+運營服務”的“輕資產”業務運營模式。根據調整后的“品牌授權+運營服務”模式,拉夏貝爾不需要參與產品設計、自主采購、流量運營、平臺銷售、物流倉儲及售后服務的每個鏈條環節,而是將旗下品牌系列商標不斷地授權給供應商、經銷商及代理運營商等,并將線上業務的運營管理交由專業的品牌運營公司代為運營。
“運營模式改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線上運維的成本,同時,拉夏貝爾的產品將更廣泛地布局線上渠道。”紡織服裝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分析稱,拉夏貝爾面臨虧損、債務、上市地位不保等問題,急需清理庫存,回籠資金,從而解決債務等問題。無論是授權品牌擴大線上布局,還是基于線上授權業務的發展,變更范圍新增互聯網技術業務,都是希望更有力地拓展線上,清理庫存,回籠現金,實現自救。
數據顯示,2018年開始,拉夏貝爾就出現虧損,當年營收雖突破100億元大關,但股東應占溢利虧損1.6億元。2019年,拉夏貝爾營收和凈利雙雙下滑,營收同比下滑24.66%至76.66億元,股東應占溢利巨虧21.66億元。2020年上半年,拉夏貝爾營業收入為14.35億元,同比下降63.7%,虧損為7.08億元,虧損擴大42.1%。與此同時,拉夏貝爾線下經營網點數量為3667個,較2019年底減少1797個。
就拉夏貝爾目前發展現狀及未來規劃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對拉夏貝爾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并收到回復。
值得一提的是,拉夏貝爾的品牌授權模式在業界也被稱為“賣吊牌”生意。這意味著,在未來,消費者網上買到的所有拉夏貝爾品牌的東西,都將不是拉夏貝爾自己組織設計、生產銷售的,產品質量無法保證。
關于線上轉戰“輕資產模式”,拉夏貝爾此前在公告中稱,全面維持線上業務品牌價值、供應鏈體系及流量運營需要大量研發設計、運營資金及市場推廣等資源投入,拉夏貝爾近幾年全面實施“收縮”戰略,所以有必要嘗試線上業務采取“輕資產”的業務運營模式。
其實,這樣的發展模式在業內早有前車之鑒。在A股市場就有一家專門以“賣吊牌”為生的公司——南極電商,網上賣的“南極人”“卡帝樂”等品牌的商品,沒有一件東西是自己生產的。但該公司旗下產品曾因質量問題屢次登上“黑榜”。(記者錢瑜張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