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主營產品出貨量居全球第二、第三,然而由于低毛利率,公司營業利潤囊中羞澀;經營期間現金流常年為負,資金鏈承壓;以及公司產品結構單一,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持續退坡,未來,中偉股份將面臨市場拓展不及預期,成長性不能持續的風險。
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偉股份”)從事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加工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三元前驅體、四氧化三鈷。
據GGII的數據,2019年中衛股份三元前驅體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二;四氧化三鈷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三。
低毛利率 營收、利潤懸殊
從業績表現來看,中偉股份在報告期內營收大漲,2017-2020年1-3月錄得營業收入分別為18.62億元、30.68億元、53.11億元、15.69億元;尤其是2018、2019年,公司營收持續高速增長,增長率分別為64.82%、73.10%。
然而,報告期內,公司營業利潤增幅卻較低,但僅分別錄得2513.59萬元、9038.14萬元、21230.94萬元、6914.32萬元。
從毛利率角度分析,中衛股份雖未在招股書中披露公司綜合毛利率的具體數據,但從其主營業務毛利率來看,中衛股份毛利率遠低于行業平均值。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9.90%、12.36%、12.50%、11.72%。
細分到產品來看,報告各期,三元前驅體的毛利率分別為8.59%、12.37%、13.76%、12.12%;報告期內三元前驅體毛利率的變動主要受產品結構高鎳化以及硫酸鎳市場價格變動影響。以及四氧化三鈷的毛利率分別為16.62%、6.11%、7.52%、10.84%。
可以看到,公司主營產品毛利率波動較大,對公司凈利潤影響較大。報告各期末,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823.33萬元、6313.39萬元、17982.70萬元、6265.72萬元,囊中羞澀。
三元鋰電池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儲能及消費電子領域,下游應用領域的快速成長形成了對上游關鍵材料三元前驅體的巨大需求。
然而,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補貼持續退坡,市場需求不足的壓力較大,我國新能源汽車2019年銷量出現首次下滑,同比降幅為4%。同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企業均面臨降成本的巨大壓力,部分企業出現凈利潤下降的情形。
2020年1-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批發銷量下滑42.85%,動力電池裝機量下滑42%,同行業可比公司經營業績出現波動。
而公司產品較為單一,且產能不足委托第三方加工,亦讓中偉股份在整個經營期間顯得那么不輕松。
細分來看,中衛股份營收主要來自三元前驅體、四氧化三鈷。主要還是依靠三元前驅體的銷售。
報告期內,公司用于生產三元鋰電池的三元前驅體產品收入(不含受托加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較高,分別為64.61%、74.92%、72.33%、68.48%。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產品的銷量(不含委托加工)增長雖然不錯,2019年分別增長130.15%、 474.64%,但銷量的大增是因為公司在產品單價上做了讓步。
而相比于同行業公司如格林美(002340,股吧)、寧德時代(300750,股吧)(廣東邦普)、容百科技(688005,股吧)、華友鈷業(603799,股吧)、長遠鋰科等多元產品尚可利潤互補;中衛股份產品結構單一,若未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主流技術路線發生不利變化,公司三元前驅體的市場需求將會受到較大影響,從而對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與持續盈利能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經營現金流連年為負
據招股書,報告期內,中偉股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16億元、-2.08億元、-2.51億元、-1.64億元,常年持續為負??梢?,公司經營現金流壓力很大。
具體來看,報告期內,公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3.94億元、13.17億元、42.71億元、12.06億元;與此同時,公司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分別為5.25億元、12.74億元、44.36億元、13.79億元,現金支出大于現金收入。
不僅如此,較高的資產負債率使公司面臨一定的償債風險。報告各期,公司資產負債率(母公司)分別為84.03%、82.27%、40.79%、42.90%,雖然呈下降趨勢,但仍處于較高水平。
報告期內,中偉股份主要以流動負債為主,主要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以及應付賬款。公司通過質押、抵押及保證借款的方式來致使短期借款規模逐年上升,各期分別借款金額為2.08億元、5.88億元、7.38億元、8.52億元;應付票據分別為0.94億元、8.91億元、12.79億元、13.29億元;應付賬款分別為1.34億元、5.13億元、8.37億元、6.65億元,亦相應攀升,主要系生產成本增加。
此外,公司應收賬款和存貨同時攀升,經營現金流進一步承壓。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分別為2.34億元、4.61億元、8.11億元、8.13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分別為17.69%、18.94%、20.91%、20.72%,占當期營收比分別為12.59%、15.01%、15.26%、51.82%;公司存貨分別為3.26億元、5.95億元、10.40億元、10.19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分別為24.64%、24.45%、26.82%、25.98%。
以及報告期內,公司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分別為2.97億元、11.41億元、17.02億元、16.93億元,占期末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 14.61%、27.93%、27.64%、26.93%,占比金額較大。未來若發生設備毀損、技術路線變化、資產利用率降低等原因,出現固定資產減值的風險,將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齊馬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