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聚焦“3+2”市域主導產業和“9+5”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采取系列措施,加快構建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運行高效、開放共享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
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臺,分別給予50萬元和20萬元資金資助;深化產學研合作,積極與京津冀高校、院所聯合共建科技創新平臺……這是記者近日從衡水市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該市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以此作為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促進產業升級、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聚焦“3+2”市域主導產業和“9+5”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采取系列措施,加快構建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運行高效、開放共享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計建成省級技術創新中心47家、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15家、省級重點實驗室4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試點單位4家,建成市級技術創新中心40家、市級新型研發機構試點單位4家。
該市出臺《衡水市促進科技創新發展九條措施》《關于加大科技投入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明確提出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臺,分別給予50萬元和20萬元資金資助;對績效評估優秀、良好的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等研發平臺,分別給予30萬元和20萬元獎勵。同時,該市對建有省、市級科技創新平臺的企業,優先推薦申報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爭取省級科技資金支持。通過多項政策合力推進,實現全市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數量和質量雙提升,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該市還大力開展產學研合作,積極推動企業與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吸納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協同共建一批重大科技平臺,不斷提升科技支撐產業和企業發展的能力。目前,該市與京津冀高校、院所聯合共建的科技創新平臺達到50余家,集聚了中國科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天津工學院、天津農學院、河北農大等京津冀高校、院所。
為加強各級各類科技創新平臺負責人的運行管理能力,該市連續3年組織召開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培訓交流會,加強和規范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和運行管理,持續對平臺建設運行情況進行跟蹤評價,全面提升科技平臺研發和服務能力。目前,全市47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共有授權專利451項,制定或參與制定技術標準123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451項,獲得省級以上科學技術獎勵31項,發表論文187篇。
下一步,該市科技管理部門將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3+2”市域主導產業和“9+5”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從強化服務和創新能力兩方面,為衡水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記者張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