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沙河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一輛輛滿載的垃圾清運車輛,正在整齊有序地卸運垃圾。當車輛通過高架引橋靠近卸料平臺的坑槽時,快速感應門自動打開,垃圾收集車輛便將垃圾緩緩倒入。
與此同時,垃圾抓斗起重機控制室內的工作人員也在操作大型鉤臂,陸續將坑槽內具備焚燒條件的垃圾,投入垃圾焚燒鍋爐內。整個過程全程全封閉作業,并設置了氣幕機、負壓控制和自動噴淋除臭系統,雖然坑槽內堆滿了待燒的生活垃圾,但幾乎聞不到異味。
今年以來,邢臺市委、市政府將垃圾全量焚燒發電確定為20項民生工程之一,狠抓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建設、投運和管理。截至6月20日,邢臺市域5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全部投產運行,提前6個月完成任務目標,在全省率先實現生活垃圾全域全量焚燒處理。
據悉,邢臺市在2020年建成5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基礎上,堅持趕早爭先,從資金保障、垃圾調配、垃圾分類、日產日清、密閉運輸等方面做到“五個強化”,全速推進生活垃圾全域全量焚燒處理:強化資金保障,20個縣(市、區)全部將垃圾處理費、生態補償金等相關費用列入財政預算,為垃圾焚燒處理“兜好底”;強化垃圾調配,各縣(市、區)提前與焚燒發電企業簽訂“生活垃圾供應處理框架協議”和“生活垃圾處理協議”,保障供應量,調整分配量,讓焚燒企業吃上“定心丸”;強化垃圾減量,全面啟動垃圾分類,構建“市、區、街道、社區、物業”五級聯動機制,緊盯家庭分類、投放分類、運輸分類“三大環節”,源頭減少垃圾總量;強化日產日清,全市域日產5000余噸生活垃圾全部在當日運至指定垃圾焚燒廠焚燒處理;強化密閉運輸,大力建設壓縮設備,購置密閉轉運車輛,精準謀劃轉運路線,轉運過程全程監控,避免拋灑遺漏造成污染。
“我們還根據各縣(市、區)常住人口數測算了每日垃圾產量,安排專人對實際進廠垃圾量進行日報監測,對數據存在明顯差異的,倒查轉運過程,追蹤垃圾去向,確保全域全量焚燒。”邢臺市城管局副局長姜志遠介紹,該局作為邢臺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牽頭部門,還將從垃圾全量收集、飛灰處置、環保運行、安全生產等方面,持續狠抓全市垃圾無害化收集和垃圾焚燒廠的運行監管,推動邢臺市生活垃圾實現全域化收集、全量化焚燒、全周期管理,助力邢臺綠色高質量發展。(記者齊彥紅 通訊員穆紅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