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如雪、潤如玉。開灤中浩化工有限公司聚甲醛分廠黨支部書記李寧手中捧著的形如大米的東西,叫聚甲醛顆粒,作為性能優良的通用型熱塑性工程塑料,被廣泛應用于汽車、機械制造、精密儀器、軍工等行業,有“塑料中的金屬”之稱。
你一定想不到它其實是由烏黑的煤炭制造出來的。煤化工產業已經成為開灤集團轉型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2020年,開灤集團煤化工產業營業收入170億元。煤炭“由黑變白”的轉變,助力企業在傳統煤炭生產的基礎上,向資源深度轉化利用華麗轉身。
“由黑到白”:產業鏈延伸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從傳統煤化工向精細化工跨越,從低端向高端產業鏈延伸,變化的又何止是顏色。李寧介紹,2021年第一季度,甲醇的市場價格是每噸2000元,而聚甲醛則達到每噸11500元,附加值增加了近五倍。
開灤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煤化工技術部部長李建華介紹,開灤集團煤化工產業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精細化工”三大產品體系。
聚甲醛產品主要指標參數GM值和M值達到國內同行第一梯隊水平,為格蘭仕等國內知名品牌生產商穩定供貨,今年又成功打開出口第一單;己二酸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穩定,海外市場占比逐年增高,成功銷往土耳其、意大利、俄羅斯、韓國、美國等33個國家。
“綠色工廠”:循環經濟助企業增效
循著中浩公司聚甲醛生產系統“逆流而上”,長達3公里的管廊如同動脈,連接著上游企業開灤中潤公司。作為獨立焦化企業,中潤公司的園區內既看不到黑色的煙塵,也嗅不到刺鼻的氣味,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廠區綠地和撲鼻的青草芬芳。成立十幾年來,中潤公司始終按照煤化工產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總體戰略,牢牢把握“循環經濟、綠色化工”的發展方向,通過七大循環系統,實現了水、煤氣、蒸汽、氮氣、壓縮空氣、甲醇弛放氣等介質綜合平衡利用。
隨著新材料基地中浩公司的建成投產,中潤和中浩兩個企業隔空“牽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綠色循環經濟模式進一步延展。中浩公司聚甲醛和己二酸項目所需主要原料和公輔配套資源與中潤實現資源共享,通過管道直接輸送。
在煤化工產業發展過程中,開灤集團始終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將“綠色”思維貫穿于整個設計、建設、生產、循環過程中,按照“園區化、基地化、上下游產業一體化、公輔工程整體配套”的科學發展理念,打造“廢棄物排放最少、資源利用效率最高、企業與社會資源循環共享”的綠色產業園區。
“創新驅動”:技術創新助企業騰飛
開灤集團發展煤化工產業之初就堅持創新驅動促轉型,著力打造以領軍企業為龍頭、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的“創新生態圈”。
“對于煤化工行業而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開灤煤化工研發中心副主任郭學華介紹,2009年6月,開灤煤化工研發中心成立,成為開灤煤化工產業技術創新和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平臺。2019年與中浩公司組成聯合攻關組,開展了聚甲醛粉體后處理及低VOC聚甲醛等新牌號產品研制工作,目前部分研究成果已應用于中浩公司聚甲醛生產裝置。截至2020年底,開灤煤化工研發中心累計申請專利89項,獲授權45項,主持或參與起草并發布國家標準3項、團體標準3項。京唐港化工園區產業循環鏈接及能源高效綜合利用項目榮獲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
“由黑到白,綠色未來。”2020年,開灤實現營業收入870億元,非煤收入占到了80%以上,煤化工產品總規模達到了860萬噸。(記者 金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