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6月,白洋淀8個國考點位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Ⅳ類。府河、孝義河、瀑河、白溝引河等4條主要入淀河流及上游流域50個河流斷面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Ⅳ類,為近10年來最好水平。
府河、孝義河、瀑河、白溝引河均在保定域內,此外,其域內潴龍河、唐河、漕河、萍河也全部匯入白洋淀。8條入淀河流,承擔著白洋淀上游流域綜合整治90%的任務。
“不讓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如同無聲的承諾,鐫刻出保定大地行勝于言的奉獻。
碧水保衛戰就此打響,保定舉全市之力改善水環境質量。
為實現萬頃碧波永續入淀,保定市專門立法。2019年7月1日,《保定市白洋淀上游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頒布實施,進一步加大白洋淀上游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體系,為雄安新區建設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確保不讓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
治河先治污,圍繞減少涉水污染排放,保定市突出工程建設,啟動實施白洋淀上游流域綜合治理項目139個,大力提升污水處理水平,同時,加大沿河村莊環境整治力度,各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在白洋淀上游筑起一道道生態屏障。
孝義河、府河是保定市兩條主要入淀河流,保定市委書記、市長分別擔任兩條河流的河長,全市共設立市、縣、鄉、村四級河湖長5093名,民間河湖長357名,落實常態化巡河。
在河道綜合整治專項檢查中,保定市水利局聯合組織打擊河道非法采砂“颶風行動”“風暴行動”“零點行動”“交叉互查行動”以及一系列的明察暗訪。累計清除河道垃圾1099萬立方米,拆除河道私搭亂建,恢復河道原貌68.29萬平方米,排查清理河湖“四亂”5619處。
為有效保障入淀水質,保定市與雄安新區建立水污染聯防聯控協調機制,在府河建設兩座截污導排泵站和總容量200萬立方米的4個導排區。
隨著入河入淀污染負荷的持續削減,保定市入淀河流水質實現了跨越式改善。到2020年,流域所有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Ⅳ類及以上,國省考斷面平均水質達到Ⅳ類及以上,水環境質量達到20年來最好。
近幾年,總投資47.26億元的白洋淀上游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省市重點水利工程項目依次開工建成,綜合整治河道400千米以上,覆蓋保定市潴龍河、沙河、孝義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拒馬河、白溝河9條河流的重要河段,有效改善白洋淀上游河流水生態環境,打通了庫渠河淀間的補水通道,促進了河道生態系統的有效恢復,提高水庫蓄水能力和河道行洪能力,極大提高雄安新區和上游流域的防洪能力。
治污與引水同步進行。保定市統籌地表水、江水、中水和雨洪資源,實施生態補水。截至目前,累計地表水補水24.43億立方米、江水13.20億立方米,河道生態補水37.63億立方米,居全省第一。(記者李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