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遷西縣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從著力解決群眾在社保領域的“急難愁盼”問題入手,不斷推進陽光服務,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切實讓老百姓享受社保政策紅利、公平紅利。
靈活宣傳形式,讓百姓“看得懂”。堅持靶向施治,著力解決專業術語多、群眾難理解的問題,講實話,說土話,讓社保惠民政策及時“飛入尋常百姓家”。把“文言文”變成“白話文”,淺顯易懂地解讀了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失業保險待遇擴圍等5項惠企利民政策,發放明白紙2000余份;把政策條文變成事例,制定社保政策小知識、小故事、小圖片30余期,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話,把老百姓關心的事情講清楚。由“簡單說教”變“互動交流”,從一講了之向化解疑難轉變,今年5月份,結合社保擴面攻堅行動,開展8期業務培訓,以座談交流為主,把主動權交給參訓人員,現場答疑解惑,提高了企業和職工的參保積極性;縣社保中心建立了社保經辦服務群,工作人員與企業勞資人員實現了24小時業務交流互動;局微信公眾號建立了“社保政策你我他”專欄,在宣傳社保政策的同時,專門安排管理人員隨時關注微友留言,及時回復提出的相關問題。
突出人文關懷,幫百姓“算得準”。針對社保待遇公式多、關聯性強的特性,該縣突出人文關懷,積極主動地幫助參保人員提前掌握好應享受待遇情況。推行聯合預審服務,為確保計算企業退休待遇準確無誤,社保行政、經辦機構協同檔案管理科室在每月初集中兩天時間,聯合辦公,提前預審,核實好當月應退休人員的“三齡”,并幫助需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提前計算好養老金待遇。落實網上申領服務,進一步優化失業金網上申領流程,享受待遇人員通過電腦、手機客戶端便可直接計算出應領失業金金額,不僅讓參保職工不跑路、少跑路,而且對自己能享受的待遇一目了然。試行窗口測算服務,縣社保服務大廳工作人員圍繞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死亡人員一次性待遇結算、工傷待遇項目等工作提供待遇現場測算服務,讓辦事群眾對社保待遇情況了解更加直觀。
強化網絡應用,助百姓“查得清”。持續完善“互聯網+社保”智慧服務,打造專業化、標準化、信息化的服務平臺。推廣線上平臺服務,指導參保企業和職工正確使用河北人社公共服務平臺App,目前,所有參保人員均可通過手機直接查詢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的參保繳費情況以及失業和工傷保險待遇發放相關信息。提供現場自助服務,健全完善縣社保大廳自助查詢系統,配備了2臺查詢一體機,職工通過身份證和社會保障卡就能查詢到自己的個人賬戶等電子信息數據,并正在增加直接打印功能模塊,現場可直接打印個人權益記錄。
提高工作效率,給百姓“辦得快”。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貫徹落實人社系統“快辦”要求,并嚴格執行服務承諾、電話預約、延時服務等9項服務機制,縮短辦事時限,提高辦事效率,在縣社保大廳內建立“15分鐘服務圈”。截至目前,工傷待遇申領、失業補助金申領等工作實行打包辦,養老保險關系轉移等業務實行提速辦,人社所有業務手續能減則減,基本實現了“簡單事項當日辦,一般事項三日辦,復雜事項五日辦”。(通訊員顧大鵬 周宏波 記者馮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