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臺區強化經營城市理念,按照“一核三極”發展布局,實施“中優、東興、西美、北新”戰略,加快構建極具綜合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現代化中心城區
叢臺區圍繞建設“富強文明美麗的現代化新城區”總目標,強化經營城市理念,按照“一核三極”發展布局,實施“中優、東興、西美、北新”戰略,構建中東西北差異化發展的四大主體功能區,著力優化城區規劃布局,提升城區功能品質,塑造城區特色風貌,強化城區產業支撐,完善城區功能配套,創新城區治理服務,加快構建極具綜合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現代化中心城區。
做強產業 擴容提質
叢臺區始終堅持項目首位戰略不動搖,緊緊圍繞“一核三極”發展布局,做大做強都市經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效益。
“一核”,就是環路以內的主城區區域。實施“中優”戰略,提升綜合服務功能,促進高端要素聚集,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打造最能代表中心城市能級水平的“城市極核”。
“三極”,就是主城區環路以外區域,突出功能定位,分別打造東部商務領先極、西部生態支撐極和北部新興增長極。
東部商務領先極以金融保險、總部經濟、外包中介、現代商貿為主,推動城市客廳、活力中心、金融總部三大板塊互聯互動,努力把該區域打造成充滿機遇、活力無限、興旺繁榮的東部發展開放門戶,成為東部商務發展新高地。西部生態支撐極堅持生態為基、文化為魂、產業為脈,加快綠色發展、融合發展,努力打造成“生態修復樣板區、文旅休閑體驗區、現代田園典范區”。北部新興增長極即將城區北部作為叢臺未來發展的主戰場,推動產業與科技融合、生態與文化相映、研發與創新集聚、醫養與宜居相依,努力打造成為自然與人文相得益彰、產城教醫養高度融合的新城區。
深化改革 創新引領
叢臺區堅持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勇氣,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為加快發展增活力、添動力。
實施重點領域改革攻堅行動,深化審批制度改革、投融資機制改革、財政管理制度改革和其他領域改革,集中力量、集中資源重點突破,為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實施縣域科技創新提升行動,搶抓政策新機遇,緊盯“兩新一重”建設有利時機,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深度應用;實施金融服務能力拓展行動,豐富金融發展中心內涵,完善金融超市、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功能,加強“政銀企”聯動幫扶,滿足中小微企業信貸需求;實施營商環境提質增效行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瞄準500強、央企,以及京滬深國家重點實驗室等,以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云招商等靈活多樣的招商方式,努力招引一批“獨角獸”“小巨人”等高成長性企業。
振興鄉村 融合發展
叢臺區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總要求,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生機活力,著力打造鄉村振興“叢臺樣板”。
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大力發展“四個農業”,重點發展雜糧、高端蔬菜、特色果林等特色產業,擦亮“地標產品”的金字招牌;把生態宜居作為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程,生態水系建設工程、供水管網拓展工程、農村路網提檔升級工程、全域旅游發展工程,繪就“兩山一水萬畝林,一湖兩河全域景”精彩畫卷;把文明鄉風作為鄉村振興的精神支撐,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施文化下鄉、文化惠民工程,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親敬老等社會風尚,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時代精神力量;把治理有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通過資源配置、政策扶持和制度建設,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醫療衛生服務、社會保障服務均等化,以農村公共服務有效供給提高農民獲得感;把生活富裕作為鄉村振興的主要目的。(記者 方尚俊 通訊員 宋會娛 張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