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次區公交一體化全域運營啟動儀式在廊坊高新區舉行。新增的76輛新能源公交車正式投運,標志著安次區南部鄉鎮徹底告別“線車”時代,實現公交一體化全域運營。
“我的孩子都在市里,以前老等他們放假回來看我。現在,我在家門口就能坐車過去,特別方便。”安次區大沈莊村村民南孝清高興地說。
據了解,安次區有著“大農村、小城區”的區位特征。此前,該區南部鄉鎮未通公交的居民出行主要依靠傳統的農村客運班線,俗稱“線車”。隨著區域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公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該區為更好地滿足城鄉群眾出行需求,2021年以來,積極推進公交一體化全域運營工作,聯合廊坊市國資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公交集團等部門,在線網規劃上進行深入細致的調研和實地踏勘,不斷優化完善線路設計,完成新增公交線路站點布設和站牌建設。
“安次公交一體化全域運營項目,是安次區政府確定的重要民心工程,經過近一年來多部門的聯合發力,持續攻堅,今天正式實現全域運營,將開通城鄉5條線路、優化延伸市區1條線路,設立公交場站1個、首末站2個,配備各型公交車輛76輛,線路總長度165公里,設立停靠站點131個,日運營200余班次,日運營里程達7100公里,輻射安次538.4平方公里,服務沿線居民約26萬人。該項目的順利實施,徹底改寫了安次南部一鄉六鎮未通公交的歷史。”該區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付少民介紹說。
本次投運的公交車統一配備了客流識別設備,可對接智能調度及大數據系統,為運營管理決策提供有力支持,還配備了高清乘屏,與語音報站系統聯動,實時顯示更新多媒體信息,在充分滿足群眾智能出行需求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障出行安全。這些公交車的投運,將進一步改善群眾乘車條件,讓群眾出行更舒適、更環保,同時對提升城市形象發揮積極作用。(記者王笛 通訊員劉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