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上,燈塔是船舶航行的“指路明燈”;工業企業中,“燈塔工廠”是智能制造的標桿和先行者。
2021年9月,中信戴卡秦皇島鋁車輪六號工廠從全球上千家候選工廠中脫穎而出,成為全球汽車輪轂行業首家、河北省第一家榮獲“燈塔工廠”稱號的企業。
中信戴卡鋁車輪六號工廠入選“燈塔工廠”,是我省以數字化、智能化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成功范例,是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從而實現增產降本、提質創效、綠色制造的典范。
第一站:
鋁車輪六號工廠熱工車間
步入中信戴卡鋁車輪六號工廠熱工車間,整齊排列的機械手臂上下舞動,經過熔煉、鑄造等環節,一個個輪轂初具雛形。
這里是中信戴卡數字化轉型的“集大成者”,70%以上的智能設備由企業自主研發制造。這里承載了數字化精益制造系統,代表了全球汽車輪轂行業智能制造的最高水平。
數字化管控中心的電子屏幕上,熔爐的實時溫度、冷卻系統參數、機加工環節的刀補值等關鍵參數指標一目了然。
“管控中心就相當于六號工廠的‘智慧大腦’,數據采集點位把全線運營指標和生產狀態上傳到管控中心,進行集中式平臺監控,一旦發生異常,會自動關聯維修經驗庫,實現秒級響應。”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鋁車輪六號工廠工程師趙強介紹。
“這個壓鑄設備就更‘聰明’了,壓鑄設備上安裝了壓鑄智能聯動調整項目,這個項目能夠自動調節因鋁液溫度變化、機臺中斷、新上機模具調機等問題而導致的工藝參數的變化,實現壓鑄設備的自我管控。”趙強說。
車間另一端,從壓鑄線上出來的輪轂“排著隊”進入了X光無損探傷人工智能“體檢”工序。經過AI識別技術、視覺檢測、輪轂尺寸全數字化檢測等多道工序,不但檢測效率提升了40%,檢測出來的缺陷數據也會通過5G+工業互聯網技術傳輸給壓鑄設備,壓鑄設備不斷學習優化,成為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形成了一個機加工智能質量閉環系統。
第二站:
鋁車輪六號工廠涂裝車間
流水線,大批量,這是我們對加工制造業工廠的固有印象。但是在中信戴卡鋁車輪六號工廠,最小生產批量從300件降到1件,使“一件訂單”的定制化生產成為可能。
來到涂裝車間,記者看到在同一條流水線上,很多輪轂都是不一樣的定制產品。趙強說,“我們有高度柔性的自動化輪轂生產線,這里運用了激光二維碼自動識別和視覺識別技術,最多可以實現32種油漆同時在線噴涂,無論是做噴涂預處理還是噴涂底粉、漆線、亮粉等多種需求都能隨意組合,可以說是‘千輪千樣’。”
中信戴卡鋁車輪六號工廠2018年建成投產,完全按照“未來工廠”設計建設,高自動化、高數字化、高柔性化、高智能化“四化合一”,每年能夠生產輕量化鋁車輪300萬件。
“被評為燈塔工廠,說明企業在行業內屬于全球標桿,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填補了行業空白。”說起“燈塔工廠”應用的新技術、新模式、新理念,鋁車輪六號工廠經理李志廣十分自信,“中信戴卡‘燈塔工廠’實現了生產成本降低33%,設備綜合效率提升21.4%,產品不良率下降20.9%,交付時間縮短37.9%。”
目前,“燈塔工廠”的經驗已在中信戴卡全球多個工廠推廣復制。
用勇立潮頭敢為先的魄力引領,用全球最高的智能制造水平帶動,這就是“燈塔工廠”的領航意義。
建設“六個現代化河北”的起步之年,在中信戴卡鋁車輪六號工廠的帶動下,河北將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先進智造產業集群,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蓬勃動力。(記者 王震軍 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