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等因素影響,去年通過“借殼”上市的華發物業業績增收不增利。
近日,華發物業服務發布2020年業績報告。2020年,華發物業營業收入為10.86億港元,同比增長14.1%;凈利潤為0.24億港元,同比下降75.1%,凈利率僅為2.2%。
去年,通過“借殼”華金國際的方式,華發集團內部進行資產重組,華發物業實現了上市,然而在物業股頗受資本市場青睞的大環境下,其股價難改低位徘徊的現狀。3月25日收盤,華金國際資本股票報0.23港元/股,跌1.29%,總市值僅25.15億港元。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華發物業覆蓋27個城市,向172項物業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及增值服務,在管面積約1670萬平方米,資產負債率為135.0%,相比2019年的64.4%,大幅增長。
剝離酒店經營等業務凈利率僅2.2%
華發物業的收入主要來自物業管理服務以及酒店經營、酒店管理、酒店顧問及會展服務。受金融行業競爭激烈及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公司2020年12月完成出售金融服務分部,進一步剝離了與主營業務無關且盈利能力較弱的業務,并與2020年6月出售財經印刷業務分部。
終止金融服務業務,對于經營業績造成一定影響,疫情也導致酒店租賃經營業務不佳,公司2020年凈利潤為0.24億港元,同比下降75.1%,凈利率僅為2.2%。
2020年,華發物業營業收入約為10.86億港元,其中,物業管理服務帶來10.25億港元收入,占總收入的94.3%,酒店經營、酒店管理、酒店顧問及會展服務帶來0.61億港元的收入,占總收入的5.7%。
物業管理服務業務線中,分為物業管理服務、業主增值服務、其他增值服務。2020年物業管理服務收入同比增長約16.7%,毛利同比增長超過30%;業主增值服務2020年收入同比增長約10%,毛利率為36.4%;其他增值服務收入同比增長約30%。
華發物業的業務范圍包括寫字樓、體育場館、政府機關、商業、工業園區、會展等共7類業態。業務范圍覆蓋北京、上海、廣州、中山、武漢等20多個大中城市。
2020年,華發物業合約面積為276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7%,在管面積為167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6.5%,華發物業表示未來會通過穩健擴張的發展戰略持續提升市場份額。
歷時五年上市股價低位徘徊
官網顯示,作為珠海華發集團旗下的物業公司,成立于1985年的華發物業是珠海市最早成立的物業管理公司之一。
為了將華發物業推向資本市場,華發集團經歷了長達五年的鋪墊,先后完成了買殼、注資等一系列動作,一步步將華發物業推向資本市場。
去年十二月,港股上市公司華金國際資本(00982.HK)公布,擬更名為“華發物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這標志著經過母公司華發集團一系列內部重組和資產注入后,華發物業得以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雖然大環境下物業股頗受資本市場青睞,但不管是華金國際資本還是華發物業服務,近一年來都難改股價低位徘徊的現狀。3月25日收盤,華金國際資本股票報0.23港元/股,跌1.29%,總市值僅25.15億港元。
在更名前幾年時間里,華金國際營收徘徊于1.02億-1.6億元人民幣之間,復合年增長率6.64%;歸母凈利潤則由2011年的3153.3萬元人民幣降至2017年的28.76萬元人民幣,七年縮水超3124萬元,年均縮水達446萬元。
上市后,華發物業業績增長明顯,半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華發物業管理的物業項目合約總建筑面積約267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77%;總收費建筑面積達約141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02%。
2020年上半年,華發物業收入約4.7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93億元),期內溢利約8491.9萬港元(約合人民幣0.7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87%、69.85%。
背靠大樹好乘涼,華發物業的母企華發集團,是珠海最大的綜合型國有企業集團和全國知名的領先企業,華發物業對母公司的依賴頗深。
數據顯示,華發物業來自華發集團的收入占比常年達到30%至40%。2016年至2017年,華發物業來自華發集團的收入分別為1.38億元、1.62億元,同比增長約17.8%、48.2%。截至2019年上半年,華發物業擁有的1270萬平方米總收費建筑面積中,有97項物業、合計1130萬平方米來源于華發集團。華發集團還預計將在2020年至2022年期間分別向華發物業“輸送”31個、30個、14個新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0年12月31日,華發物業服務虧絀總額約3.61億港元,同比減少13.64%;資產負債比率為135.0%,相比2019年的64.4%,大幅增長。長江商報記者趙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