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李敏 德州報道
6月27日,“中國式現代化的德州實踐”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工業高質量發展”專題第三場在天衢新區舉行。天衢新區經信科技部部長孫光明介紹有關情況。
(資料圖)
天衢新區積極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結合功能區產業定位和平臺優勢,深入落實先進制造業強區戰略,引導項目合理布局,帶動產業提質增效,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壯大主導產業
天衢新區堅持高位推動、部門聯動、上下齊動相結合,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中遇到的痛點難點問題,加快推進主導產業全鏈條、集群式發展。一是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一號產業鏈”。推動有研8英寸硅片、硅材料刻蝕零部件兩個上市募投項目落地開工,加速有研艾斯、有研億金建成投產,英望科技、恒芯電子持續擴大規模,建設國家重要的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基地和國內一線半導體產業城市,3年內產業規模達到200億級。二是壯大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產業規模。加快推動聚爾盛高端焊接材料、樂華陶瓷高端衛浴項目、山推(德州)提升項目、景津過濾成套裝備產業化一期、二期項目、德州扒雞上市募投項目等一系列重大項目建設。建設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示范區和北方最大的休閑食品產業基地。3年內三大產業規模均達到200億級。三是打開生物醫藥產業新格局。加快消博士、德藥制藥技改升級項目建設,推動安頌科技、陽參生物、伯楨生物類器官等新項目實施主體3至5年內主板上市,在德州“京滄德濟”生物醫藥走廊建設中打頭陣。3年內產業規模達到100億。
培育標桿企業
天衢新區開展標桿企業培育行動,實施三大工程,打造三大標桿,帶動制造業全面發展。一是大企業培強工程。持續開展企業賦能行動,區級領導包保重點企業,提高“一企一策”培植、“一對一”服務精準度、實效性,集中力量打造“強企標桿”。二是上市企業培植工程。以獲批全省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區試點為契機,推動企業上市,目前正在推進1家企業主板上市、1家北交所上市;1家新三板上市,同時儲備20家上市后備資源企業,打造一批“上市標桿”。三是“金種子”培育工程。建立中試“種子”項目、初創型“種子”企業、成長型“種子”企業、骨干型“種子”企業四級企業庫,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生動局面。
堅持創新驅動
實施科技創新引領行動計劃,當好德州創建創新型城市主力軍,打造科技走廊。依托38萬平的齊魯工大“一院一基地一園區”、數字經濟創新基地、中元科技創新創業園等創新要素,整體謀劃德州科技走廊,爭創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德州中心、國家體育高端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引進力度,2023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突破140家和200家。借助高層次人才“雙創”大賽等平臺,全年引進培養國家級、省級高層次人才10人以上,博士、碩士等高端人才250人以上,爭創省級特色人才集聚高地。
強化企業服務
深化“首席政府服務官”服務機制,壓實企業服務專員包保責任,為工業企業提供點對點上門服務,實現企業服務全覆蓋。強化企業服務中心服務機制,受理企業問題訴求,轉交相關部門、鎮街限期辦理,對于難以推進的事項,報管委會分管領導協調推動,直至黨工委會議研究推動,會議決策后,轉入辦公室督查室督辦程序,切實形成企業訴求閉環解決機制。新區成立以來,累計解決企業問題訴求135件,實現了全區企業“問題訴求有窗口、意見建議有平臺、業務咨詢有橋梁”的服務宗旨。建立服務企業問題清單周報制度,將服務企業重點、難點問題納入服務企業問題清單周報,明確牽頭區領導、責任部門、推動措施和完成時限,每周將清單周報經黨工委主要領導審閱后通報到各有關部門。2023年以來,累計解決企業重點、難點問題訴求69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