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中國作家協會日前聯合發布了2017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名單,《復興之路》《岐黃》《擇天記》《華簪錄》等24部作品入選。該活動是繼2015年和2016年后第三次舉辦,今年共有380部作品參選,申報數量創三屆之最。
與前兩屆相比,本次征集的作品呈現出很多新特點。據評委會主任、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委員會主任陳崎嶸介紹,今年的申報作品中,現實類題材明顯增多,反映人民群眾主體生活和當下人們精神心理的作品量多質升。如描寫國企改革曲折歷程的《復興之路》,展現當下都市女性生活的《全職媽媽向前沖》,直面“80后”情感價值觀的《糖婚》等。“原先那種網絡文學不食人間煙火和幻想類作品一家獨大的現象有所改變,題材、內容及風格開始出現多元化格局。”陳崎嶸說。
據了解,今年的評審工作更加強調現實題材創作,更加注重網絡文學作品的品質,全面把握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三者之間關系。
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對當前市場規模較大、影響力較強的45家重點網站發展情況的統計,截止2017年12月,各網站原創作品總量高達1646.7萬種,其中簽約作品達132.7萬種,年新增原創作品233.6萬,年新增簽約作品22萬。出版紙質圖書6942部,改編電影1195部,改編電視劇1232部,改編游戲605部,改編動漫712部。
網絡文學已成長壯大為數字出版行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20年間涌現出的一批具有強大社會影響力的作品,既呼應著互聯網時代新的閱讀方式變革和審美趣味轉變,也滲透著新生的創作群體對時代發展、社會生活的觀察與思考。
本次推介評委、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歐陽友權認為,“網絡作品的爆發式增長,客觀上存在著‘量大質不優’‘星多月不明’的現象,評選推優無形中為網絡創作設置一種標桿、一個尺度,那將會形成一種文學的‘旗語’,對網絡文學創作有一定的示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