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晨接受采訪
沈晨,國家一級編導,現任職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作為一位著名的舞蹈編導,沈晨曾連續四年擔任央視春晚的舞蹈總監,從第一次接觸春晚、壓力大到四個月住在影視之家沒有回過家;到后來摸清格局設置,第四年只在那里住了一個星期;身為導演,對整臺晚會從陌生到熟悉,從茫然到清晰,沈晨在與春晚的親密接觸中逐漸體會到做節目“不是住在春晚劇組就能解決問題的”。
初衷:要把最好的舞蹈節目推送到央視舞臺上
對于幕后的春晚創作人來說,最難尋找的就是“創意”,沈晨在四年的春晚編導工作中,負責除了語言類之外的其他所有的節目,“節目制作一年比一年難,因為老百姓的口味方方面面、各種式樣都有”,再具體到舞蹈,沈晨直言,“中國人不是在看春晚,而是在聽春晚”,但舞蹈節目又不能只是聽,因此難度可想而知。
作為春晚的舞蹈總監,沈晨一直有個心愿,“一定要把這一年全國最好的舞蹈節目,推送到央視舞臺上。我是搞舞蹈出身,我有這個義務,也應該幫著地方所有的文藝工作者展示推廣他們的優秀作品。”正是這種信念,成為了讓沈晨連續四年堅守在春晚舞臺的動力之一。
沈晨參加2014年春晚發布會
創作:為《萬馬奔騰》關起門來排練兩星期
在這四年間,每年沈晨都會構思創作關于生肖的舞蹈節目。2012年,他創作了舞蹈《龍鳳呈祥》;2014年,他借鑒俄羅斯的手舞,嘗試將打擊樂和舞蹈結合,創作了大氣恢弘的舞蹈《萬馬奔騰》 。
說到《萬馬奔騰》,是沈晨親身投入、費盡心思創作的一個節目,“那一年正好是開門辦春晚,我給各個地方都發出邀請,希望他們選送好的關于馬的節目,我看了30多個,全是萬馬奔騰。”節目雖多,卻都不是沈晨心中想要的那一個,直到后來,在網上無意中看到俄羅斯的兩個人用手指表現的一個舞蹈,為他引導了方向,“我說這個不錯,利用這個放大我們的思維,一人給一張桌子,用演員的上身來完成馬蹄的狀態。我要選中國最好的八個男舞蹈演員領舞,因為中國有幅古畫叫八駿圖,創意就是從這來的。”
舞蹈的形式和內容都已敲定,還缺少關鍵的一樣就是伴奏的音樂,“我希望用打擊樂,現場伴奏,把世界上有特點的樂器選進來。最后找來了中國的鼓樂、康巴鼓、鐵皮鼓等等,總共加在一起,八個舞蹈演員和六個打擊樂手,封閉在一起排練。”眾所周知,春晚排練的時間多以月為單位,但是沈晨找來的頂尖舞蹈演員,演出任務繁重,“把大家一起封閉兩個月不太可能,但我最起碼需要兩個星期,必須跟我在一起排練。音樂都是現場創作,現場我說什么節奏,樂手就要打出來,之后作曲家再反過頭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