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世界各地日出日落時間均為六點——當(dāng)然,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南半球則為秋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dāng)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
我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fā)聲;三候始電。”春分時節(jié),氣溫回升,嚴寒已逝。遼闊的大地上,岸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jié),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
春天一直是文人墨客熱愛吟誦的季節(jié)。時值春分,春意漸濃,來聆聽名家講述春之物語,感受他們筆下的旖旎春光。
冰心《我們把春天吵醒了》
春天,駕著呼嘯的春風(fēng),拿起招展的春幡,高高地飛起了。
嘩啦啦的春幡吹卷聲中,大地上一切都驚醒了。
昆侖山,連綿不斷的萬丈高峰,載著峨峨的冰雪,插入青天。熱海般的春氣圍繞著它,溫暖著它,它微笑地欠伸了,身上的雪衣抖開了,融化了;億萬粒的冰珠松解成萬丈的洪流,大聲地歡笑著,跳下高聳的危崖,奔涌而下。它流入黃河,流入長江,流入銀網(wǎng)般的大大小小的江河。
朱自清《春》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fēng)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dāng)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zhuǎn)的曲子,與輕風(fēng)流水應(yīng)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