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來越多的短視頻APP以各種方式大行其道,其中可在手機上下載的抖音、快手等短視頻APP日益火爆,每天刷手機、看視頻,已經成為不少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時間,短視頻APP成了“新寵”,它們一方面代表著文創產品的新生力量,一方面又因誘人沉迷、傳播不健康內容等等短板,飽受詬病。那么,作為新生代短視頻APP緣何如此火爆?又該怎樣讓正能量、好聲音成為其傳播主流?短視頻APP的內容發布、市場監管的關鍵環節在哪里?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滿足表達需求,短視頻APP日趨火爆
打開手機上一款名為“抖音”的短視頻APP,河北師范大學體育系大四學生王宇石上傳的一段“海草舞”小視頻,點擊量達90.8萬人次,點贊量為16.5萬次。從2017年上半年開始,王宇石漸漸成了一名“抖音迷”,每天刷短視頻成為她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時候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她還主動上傳各類小視頻,并擁有了7萬多名“粉絲”。
當下,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APP在年輕群體中悄然流行。“抖音記錄的是平凡人的生活,一段段小視頻傳遞的是開心,而且在里面還可以找到歸屬感。”王宇石告訴記者,她每天都會“刷”一個小時左右的抖音,她身邊有85%的同學在使用抖音。
“以抖音為例,它的定位是音樂創意視頻軟件,傳播能力強,社交屬性釋放充分,創意新穎,獲得感強。這些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吸引受眾的亮點。”河北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教授仝文瑤認為,抖音等短視頻APP滿足了普通人表達和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并且容易在用戶間產生共鳴,從而存在著互相激勵、互相欣賞、互相認同的互動性關系。
“短視頻在青少年群體中廣泛流行起來,他們是在物質相對充足的生活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更加注重對個性化趣味的審美追求。”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學者劉海霞認為,短視頻APP的個性化、娛樂化等特點,剛好滿足了青少年群體在網絡社交中彰顯個性的審美追求,因此更易于被他們所接受。
傳播正能量,建構網上精神家園
“我懷著發現身邊美好瞬間的初心,把有溫度的小視頻分享給更多網友。”王宇石說,在現代年輕人看來,其實傳播和接收正能量才是流行短視頻的“正確打開方式”。近期她最喜歡“刷”的是團中央宣傳部聯合抖音發起的“我要笑出‘國粹范’”挑戰。她認為,除了京劇名家示范的生旦凈丑不同行當的獨特笑聲,讓她長見識、開眼界外,更多普通人的爭相模仿,才是最打動她的地方,它以獨特的方式推動更多人認識和了解傳統戲曲文化。
此前,抖音還曾發起以“奮斗吧,我的青春”為主題的小視頻挑戰賽,鼓勵網友分享關于自己人生奮斗的故事。截至目前,已經吸引超過16.5萬人次參與,此類充滿正能量的主題,讓主流聲音借助短視頻APP傳得更遠、叫得更響。
“身處網絡時代,負面信息的傳播會深深影響人們對社會的認知,這是短視頻平臺應該杜絕和避免的。”劉海霞表示,當下流行的許多短視頻APP,是共享信息平臺,同時也是宣傳陣地,要弘揚正能量,擔負起一定的社會責任。
“網絡空間是網民共同的精神家園,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強化網絡內容建設,加強網絡正向引導,才能確保正能量成為網絡主流聲音。”省網信辦網絡管理和執法督查處處長陳莉萍表示,網絡直播及短視頻企業有責任和義務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更好地傳播好聲音、傳遞正能量。
加強市場監管,讓網絡空間風清氣正
近期,隨著短視頻APP的不斷火爆,內容發布良莠不齊的現象逐漸暴露出來,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快手、火山小視頻等平臺不斷被曝出涉及低俗、色情、造假等內容,甚至傳播涉及未成年人不良信息,觸碰法律底線,受到相關部門的嚴肅查處。有學者認為,短視頻行業要真正走上良性發展軌道,除了自律,還需要他律。只有加強好市場監管這個關鍵環節,才能從根本上讓網絡空間風清氣正。
日前,因相關短視頻APP內容涉及未成年人低俗不良信息,國家網信辦依法約談了快手和火山小視頻相關負責人,提出嚴肅批評,責令全面進行整改。快手4月初宣布緊急擴充內容審核員隊伍,并已清理5.1萬條問題短視頻,封禁用戶超1.1萬個。4月10日,抖音也行動起來,正式上線“反沉迷系統”。激濁揚清,短視頻APP發展之路才能走得更遠。
在凈化網絡環境、治理相關網站及平臺方面,我省也在積極行動。今年1月至3月,省網信辦積極開展系列專項整治行動,依法依規查處95家違法違規網站,清理有害信息20641條,關停涉及色情、低俗、庸俗類公眾號1家。
“我們要通過技術手段摸清相關網站及平臺的底數,積極探索實現‘兩個所有’(即所有從事新聞信息服務、具有媒體屬性和輿論功能的傳播平臺都要被納入依法管理范圍;所有新聞信息服務和相關業務從業人員都要實行準入管理)的路徑和方式方法。”陳莉萍表示,省網信辦要求我省互聯網企業務必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突出企業社會效益,堅持正確價值導向,加強內容審核和安全管控,堅決杜絕網絡平臺上不健康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