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7日,“藝畹芳華——青年梅蘭芳與京劇藝術展”暨“梅蘭芳青年論壇”開幕儀式在梅蘭芳紀念館舉行。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連輯、中國藝術研究院黨委書記高顯莉、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陳璐、梅蘭芳紀念館館長劉禎、魯迅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黃喬生、北京市西城區護國寺社區黨委書記肖金霞、茅盾故居主任劉婷、梅蘭芳紀念館副館長劉鎖榮、徐悲鴻紀念館副館長李晴、郭沫若紀念館副館長劉曦光、李四光紀念館館長助理鄒宗平、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安奎、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駐院研究員鄭傳寅、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周華斌,以及來自全國各地參加“梅蘭芳青年論壇”的青年學者和中國文化報、中國文化畫報、中國戲劇、中國藝術報、中國戲劇出版社、新華網、新華網等媒體的記者,共計四十余人出席了此次活動開幕儀式。
在開幕式上,連輯院長認為梅蘭芳研究應當放到新時代的大文化背景下和更寬的文化視野中來進行,這會增加學界對梅蘭芳研究的宏觀把握;同時進行梅蘭芳表演體系的研究,要廣泛借助社會力量;他指出,梅蘭芳是研究中國戲曲表演體系的重要切入點之一,但不要只局限在梅蘭芳,因為這個表演體系不是梅蘭芳一個人形成的,是四大名旦形成的,是京劇形成的,是中國傳統戲曲藝術所形成的,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如果這樣看問題,那么梅蘭芳表演體系的研究就能夠上升到對東方藝術的理論歸納與總結,就可以對應西方已成體系的藝術理論,就可以回答解釋中國藝術的歷史,就可以有效地指導中國藝術的當前和今后。可以說,今天的這個活動是梅蘭芳研究中一個新起點,新老提攜,薪火相傳;他期望與會的各位青年學者在梅蘭芳研究中,自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當代中國特色主義文化的號召,建立更廣闊的學術視野,為構筑新時代思想精神體系添磚加瓦。
劉禎館長在開幕式上表示,對梅蘭芳表演體系的建構和對其藝術精神的探索是梅蘭芳紀念館肩負的重要使命,有助于增強當代文化自信,弘揚優秀的傳統藝術。為開展這一重要學術研究工作,梅蘭芳紀念館積極舉辦相關活動,以此發動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學術力量;長遠而言,培養后繼學術隊伍,為海內外青年學者提供一個梅蘭芳論題研究與對話的平臺,也是本次活動的重要意義。
在開幕式中,劉禎館長還專門介紹了此次“梅蘭芳研究青年論壇”十佳論文評選的過程,并宣讀了獲獎論文名單。連輯院長、高顯莉書記及王安奎、鄭傳寅、周華斌等評審專家為獲獎者頒發了證書。開幕式由劉鎖榮副館長主持。
開幕式后,來自全國各地的十八位青年學者圍繞梅蘭芳與東西方戲劇文化、梅蘭芳表演藝術本體、梅蘭芳研究文獻史料等議題展開了熱烈學術交流與研討。參與本次活動的多家媒體記者,將對此進行深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