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聽戲
平調落子《大喇叭》:民族精神的高亢頌歌
10月7日晚,由邯鄲市平調落子劇團創排的大型舞臺劇《大喇叭》在石家莊大劇院上演,一曲慷慨激昂的抗戰頌歌在省會觀眾面前拉開序幕。
平調落子《大喇叭》是河北省近年來的戲曲佳作,也是邯鄲市第一部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大型舞臺劇。該劇講述了抗戰時期,冀南廣府古城以周家班為主的民間四大鼓吹班,與日本侵略者進行的一場不見刀槍的文化交鋒,彰顯了民間傳統鼓吹樂所蘊含的民族精神。
“《大喇叭》中講述的故事在當地是有原型的,真實、生動、接地氣是這臺戲的亮點。不同于其他的抗戰題材戲,《大喇叭》向觀眾展示了普通民眾在面對民族大義、家國情懷時做出的勇敢選擇,這種舍生取義、不怕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邯鄲市平調落子劇團團長盧志平告訴記者,這是該團第二次參加全國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上屆我們帶來的是傳統戲《桃花庵》,這次的《大喇叭》是現代戲。我們常說文化需要傳承,實際上這部戲表現出來的民族精神同樣需要傳承。”
演出過程中,跌宕起伏的劇情、演員們精湛的演技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和喝彩聲。尾聲的關公祭奠儀式一場戲更是使整場演出達到高潮。“喝了這碗酒,關老爺坐在咱心頭。喝了這碗酒,敢上北山下南溝。這碗酒入了喉,老少爺們顯身手,桿桿喇叭口朝上,吹破蒼天水倒流。抖起精神,抄起家伙,寧斷喉嚨不斷弦。”不顧日本人的逼迫,四大班隊毅然吹起了中國傳統曲目《滿江紅》。一陣槍響之后,他們倒在了血泊里,而一個民族的激越聲音卻在千年古城上空回蕩,演繹了一曲民族精神的高亢頌歌。
“整場戲看下來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省會市民王女士激動地表示,尤其是結尾處非常感人,舞臺上所展現的不畏強權、慷慨赴死的民族大義讓人由衷地敬佩。(記者田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