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發現北宋時期房屋建筑遺存
近日,筆者從巨鹿縣有關方面獲悉,考古人員日前在巨鹿縣灣子村發現一處北宋時期房屋建筑遺存。文物專家表示,此次考古勘探找到了910年前巨鹿宋城淹沒前后的遺跡,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價值。
據悉,北宋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黃河決口,洪水裹挾著泥沙將整個巨鹿縣城淹埋于地下。民國7年(公元1918年),人們掘地打井時,發現了埋藏于地下的瓷器和城市建筑遺跡,發生了轟動一時的盜掘事件。1982年,巨鹿宋城遺址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省文研所、邢臺市文保處、縣文化局共同劃定保護范圍114.24萬平方米。
“2018巨鹿宋城發現100周年專家學術研討會”近日在巨鹿縣召開。研討會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秦大樹等相關專家表示,勘探發現的這處房屋建筑遺存位于巨鹿縣灣子村,在探溝內清理出保存完整的銹蝕鐵劍、鐵釜、瓷壺、瓷碗、香爐、灰陶盆、石杵和席紋等遺物和遺跡,還有磚墻和正反相扣排列整齊的布瓦。根據出土器物判斷,時代為北宋晚期,符合巨鹿故城存續的時間,印證了該地就是當時巨鹿故城淹沒的宋代遺存。與會專家建議,結合申報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制切實可行的考古工作計劃和巨鹿故城保護規劃,有序開展巨鹿故城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工作。
據了解,巨鹿縣高度重視巨鹿宋城研究保護工作,成立了巨鹿宋城文化研究會,相繼舉辦了巨鹿宋城文化專家報告會、巨鹿宋城文化專家研討會等學術會議,并開展了國際交流與合作。(通訊員郅鳳霞 記者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