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聽戲
豫劇《鍘刀下的紅梅》
傲雪紅梅迎風綻放
10月15日,河南小皇后豫劇團攜豫劇《鍘刀下的紅梅》在石家莊大劇院連演兩場。優美的唱腔、細膩的表演深深吸引著現場觀眾,不少觀眾隨著劇情發展時而含笑,時而落淚。
《鍘刀下的紅梅》展現了少年英雄劉胡蘭從天真可愛的小姑娘成長為堅貞不屈的共產黨人的歷程。跌宕感人的故事情節、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豐富流暢的音樂旋律、獨特新穎的切入角度、精湛現代的藝術手法,帶給現場觀眾心靈觸動和藝術享受。
“且把刑場當戰場,紅梅笑傲抗嚴霜。”劉胡蘭被捕后的一段唱詞,生動展現出她不怕犧牲的革命大無畏精神,震撼心靈。劇中劉胡蘭的扮演者,中國戲劇“二度梅”獲得者、河南小皇后豫劇團團長王紅麗表情傳神,唱腔婉轉。在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時,唱腔鏗鏘有力,慷慨激昂;跟奶奶訣別時,則婉轉悲涼,如泣如訴。舞臺燈光和音樂也跟隨著劇情起承轉合,將豫劇優美的聲腔和現代藝術手法完美結合在一起。
豫劇《鍘刀下的紅梅》自2001年誕生以來,17年間已演出2000余場。“雖然這出戲演出了很多遍,但常演常新,要做到小修改、大變樣。”王紅麗表示,每一次演出都會有新的感悟和收獲。“這部劇從劉胡蘭‘年紀小’切入,盡管是個農村姑娘,但她很愛美,留著一條長長的辮子。利用這條辮子來做了許多程式化的表演,借鑒了很多傳統的表演技巧,使得劇作可以脫穎而出。”正是這樣一個人物,和豫劇生動活潑、韻味純美的聲腔結合在一起,才使得劉胡蘭的形象更加鮮活。
“豫劇十分擅長表現人物的情感,演員的表情和聲音的變化流暢自然。”來自河北師范大學23歲的學生高雅迪對戲曲有著極大的興趣,看完演出后她激動地說,“這臺戲中的人物塑造很真實,貼近觀眾心理,英雄形象飽滿,感覺特別震撼。”(實習生劉博 記者曹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