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上千名村民聚集在臨西縣呂寨鎮郝村敬老孝親活動中心,熱熱鬧鬧地看廉政文藝節目。“掃黑除惡出重拳,挖它的根查它的源。包庇縱容是犯罪,打掉它的‘保護傘’。”來自呂寨鎮姚樓村的李大爺說,他是專門從姚樓跟過來的,這已是看第二場了,都會跟著唱了。
為不斷創新廉政教育模式,臨西縣紀委監委組織民間文藝愛好者深挖本土廉政文化元素,圍繞反腐倡廉中心工作,結合典型案例,把本土藝術形式與廉政文化建設相結合,精心編排亂彈、墜子、小品、戲曲等文藝節目,在全縣各鄉鎮(園區)的較大集市、廣場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巡回演出。
11月12日,臨西縣廉政文藝“趕大集”活動正式啟動。“這幾年文化下鄉活動很多,但是把廉政元素與文藝節目結合,打造廉政文藝專場在我縣還是首次。”臨西縣紀委常委、縣監委委員陳松山表示,“第一場演出的時候我們也擔心老百姓聽不懂、不喜歡,結果演出一結束,老百姓都說好,還不停地問下一場去哪里演。之后每場演出結束,我們都和演職人員坐在一起,總結經驗,改進不足,聽取群眾意見,努力讓節目接地氣、聚人氣。”
據悉,今年以來,臨西縣紀委監委致力于把案件資源轉化為宣傳教育資源,圍繞黨風廉政建設、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等重點工作,自制警示教育片、編排廉政節目,用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把黨紀黨規從“會場”搬到“廣場”,讓廉政文化走入廣大群眾中。
在演出現場,工作人員還會向群眾專門發放《清廉臨西建設宣傳單》,讓基層群眾了解廉政政策,同時將縣紀委信訪室地址、舉報電話、舉報郵箱和“臨西清風”微信公眾號二維碼印制在宣傳單的醒目位置,增強黨員干部的廉政意識和廣大群眾的監督意識,進一步營造“以清為美、以廉為榮”的良好氛圍。
“這次會議,我觸動很大呀,會上通報了一批典型案件,都是我們身邊的人身邊的事。一個村的干部給她丈母娘申辦危房改造,被撤職啦,因為這事兒,鄉里的干部、縣局的干部都受到牽連被問責;一個村干部給他娘辦低保也被處理啦……一共通報了20多起案件,觸目驚心呀。”這是亂彈獨幕劇《扶貧領域反貪腐》中的臺詞,也是郝村黨支部書記郝家恩的心聲,“之前警示教育都是給我們村干部開會、講課,這次廉政文藝節目把黨的聲音直接傳到老百姓身邊,對我們黨員干部也是一種警醒。”
截至目前,廉政文藝“趕大集”活動已經巡回演出20多場,觀看干部群眾近萬人,發放《清廉臨西建設宣傳單》2萬余份。“下一步,我們將深入挖掘、繼續改進,切實把廉政文藝‘趕大集’活動培育成臨西精品項目,帶領廉政文藝專場走進全縣299個村,努力做到村村到、戶戶知、人人曉,持續擴大廉政文化覆蓋范圍,助推清廉臨西建設。”臨西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高立峰表示。(記者劉榮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