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記者從河北省文研所獲悉,在國家文物局主辦的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中,河北省兩項考古項目入圍初評,分別為隆堯柏人城遺址和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
柏人城遺址位于邢臺市隆堯縣城西的雙碑鄉境內。該遺址城墻現存部分高6米多,周長8017米,占地面積約4平方千米。2013年該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文物研究所、邢臺市文物管理處和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合作,對該遺址及其周邊區域開展多年連續性考古工作。2018年,共發掘揭露灰坑147個、灰溝4條、墓葬6座、房址2座、水井3個,出土陶、銅、鐵和骨蚌器等標本2800余件。柏人城遺址是中國北方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東周秦漢城址之一,其發掘對認識東周秦漢時期地方城市歷史沿革、城內布局及功能分區有著重要意義。
太子城金代城址位于張家口市崇禮區四臺嘴鄉,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張家口奧運村項目占地范圍內,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作為我國首座考古發掘的金代行宮遺址,該遺址是近年來發掘面積最大的金代高等級城址。其雙重城垣選址理念、主體建筑呈軸線分布以及前朝后寢的布局方式,對金代行宮的選址與營造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始于1990年,每年舉辦一次。此次評選將由中國考古學會第七屆理事以及全國84家具有考古發掘資質的單位共同投票,從34個初選項目中評選出20項,進入終評。(記者龔正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