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記者從河北省文研所獲悉,由國家文物局主辦的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在京揭曉,根據投票結果,排名前20的項目入圍終評,河北省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考古項目榜上有名。
2018年是我國考古大年,最終入圍的這20項考古發現總體呈如下三個特征:一是地域分布廣。入圍的20項考古發現來自15個省、市和自治區,分布省份較多,且分布均勻。二是年代跨度大。史前考古有4項入圍,夏商周考古有7項,秦漢考古有3項,唐宋元明考古有5項,近現代考古有1項入圍。三是遺址類型多樣,涉及居址、墓葬和城址等。此外,大遺址考古蓬勃發展,列入十三五規劃的“考古中國”重大課題項目取得突破性成果,入圍項目絕大部分都是主動性發掘,課題意識、多學科交叉,科學細致等要求得到貫徹。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遼金考古重要成果不斷,今年有兩項遼金考古項目,分別為遼寧北鎮醫巫閭山遼代帝陵遺址群和我省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入圍,而回顧近五年的入圍項目,可以看到遼金考古年年都有重要發現入圍,主要集中在東三省及內蒙古、北京、河北等地,反映出這些地區遼金考古的工作和研究不斷加強和深化以及學界對遼金考古的重視。
據悉,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將于3月27至29日在京召開。(記者龔正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