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
位于北海北岸的大佛殿遺址于昨日正式開放,萬佛樓遺址也將于9月27日首次亮相。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海公園管理處獲悉,目前,兩處遺址區內的主體建筑均不復存在,此次保護性開放,帶動小西天、闡福寺建筑群的全面開放,同時北海公園新增游覽面積1.3萬余平方米。
大佛殿遺址區保護性開放
昨日上午,北青報記者來到北海公園闡福寺,跨過第一進院落,就來到了大佛殿遺址區,兩處立體宮燈造型花堆格外醒目。大佛殿就位于第二進院落的中心,不過只剩下了基座,地上建筑于上世紀初期被大火燒毀。
據北海公園管理處基建設備科負責人錢勃介紹,大佛殿是闡福寺的主體建筑,建于1746年,是皇家用于舉行祈福納壽活動的重要場所。1919年,大佛殿被大火燒毀。第三進院落內的后殿及八方亭也被大火燒毀。2009年,北海公園開展文物古跡挖掘,將大佛殿遺址區封閉。直到去年8月,公園內4家住戶完成騰退,北海公園以此為契機,大力推進大佛殿遺址保護和綜合整治工作。
昨日起,大佛殿遺址區對公眾開放,新增游覽面積4600平方米,闡福寺三進院落終于完整呈現在游客面前。第三進院落被布置成展室,里面擺放的模型沙盤、室內展覽介紹著遺址區的“前世今生”,全面展示了北海大佛殿建筑群的歷史風貌。
萬佛樓遺址區首次亮相
在闡福寺的西側,是小西天景區。錢勃介紹,小西天景區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是極樂世界殿,北部是萬佛樓遺址。該區域此前從未對游客開放過。9月27日,占地面積達8886平方米的萬佛樓遺址將首次亮相。
步入萬佛樓遺址,目前僅存寶積樓、妙香亭等遺跡,由于歷史原因,主體建筑萬佛樓已不復存在。據了解,萬佛樓曾是乾隆皇帝為母親祝壽時修建,高26米,非常壯觀。“現在北海公園完整保存著建筑圖紙、歷史照片等資料。待到時機成熟時,可以對萬佛樓遺址進行復建。”錢勃說。
北海萬佛樓、大佛殿建筑群遺址區作為一種特殊的文物類型,公園在保證文物及遺址本體安全的前提下,通過開放與展示,帶動小西天、闡福寺建筑群的全面開放,使北海800多年孕育出的傳統文化底蘊完整呈現出來。
北海菊花展同步開幕
據了解,兩處遺址景區均實行博物館的預約參觀方式,客流瞬時不超過80人。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參觀時間為9時至17時(16時30分停止發票)。周一景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伴隨著闡福寺三進院落的完整開放,北海公園第40屆菊花展也于9月25日同步開幕,主展區就設在闡福寺內。院內設置14間展棚,集中展示1000余盆精品菊花,并在后院布置插花藝術展區。同時,菊鄉開封也為國慶送來了非常有代表性的特色造型藝菊、懸崖菊、多頭菊等各類菊花6000多盆,組成獅子、孔雀、蝴蝶、大象等卡通動物造型,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觀望,拍照留念。
此次菊花展將持續至10月15日,國慶期間,廣大游客可到北海公園游園賞菊。
文/本報記者 王斌 攝影/本報記者 汪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