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京大學教授丁帆領銜主編、馬永強、管衛中擔任副主編的中國首部西部文學史——《中國西部新文學史》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是2004年出版的《中國西部現代文學史》的修訂版,全書68萬余字,涵蓋西部多民族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戲劇、影視、口傳文學等題材,全面系統地勾畫了1900年至2017年百余年中國西部文學發展的脈絡和演進過程,是迄今最新、最全面、最詳實的西部文學史。
本書歷時3年、經20多位專家大幅修訂,將西部文學史的書寫時段由2004年版的截止時間2003年拓展至2017年,補充了一批新晉作家作品、老作家的創新與變化以及推動西部文學發展的現代文學制度如文學期刊、社群、文學活動對西部文學的影響等,增加了兩章15節內容,并對通篇內容進行修訂,整部著作增刪近30萬字。
“文化西部”是這部著作劃分西部邊界的內在標準。這里的“西部”,是一個由自然環境、生產方式以及民族、宗教、文化等要素構成的獨特文明形態的指稱,包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甘肅省在內,以游牧文明為背景融匯了游牧、農耕和前工業的文明范疇。中國西部現代文學的演進歷程是西部新文學審美個性從萌動、形成、發展到成熟的歷程,既秉承著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悠久的文學歷史傳統,又呼應著中國現代文學主潮的脈動,伴隨“抵進本土”“發現本土”的內在追求和藝術超越,凸顯了西部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景觀和風貌。
文學史用研究實績回答了一些讀者和研究者的疑問。比如,哪些作家作品屬于西部文學?只要文本旨意指向西部這一獨特文明形態的,就屬于西部文學。這既包括西部多民族的口傳史詩、民歌、諺語等民間文學,也包括歷朝歷代的作家創作。就作家創作而言,包括三類:一是生活在西部的各民族作家的創作,二是流寓作家的創作,包括戍邊軍旅、墾荒移民(支邊者、知識青年等)等,三是客居作家到西部探險、考察或作短暫停留創作的與西部有關的作品。西部作家的民族身份、生活方式、知識結構、文化背景、人生體驗的多元化和豐富性,賦予西部文學獨有的審美底色,流寓及客居作家的創作為西部文學提供了更多更新的審美視角。他們共同為中國西部新文學的發展繁榮做出貢獻。(記者張鵬禹)
關鍵詞: 中國西部新文學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