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聞網-主流媒體,廊坊城市門戶

    考古解碼古老文明 六十載用手鏟探秘中國最早的王朝都城

    2019-11-25 22:07:08 來源:中國文化報

    二里頭,本是一個地處河南洛陽普通村莊的名字,但這里,卻隱藏著3700多年前華夏民族的一段輝煌歷史。1959年,史學家徐旭生依據文獻線索尋找“夏墟”時,意外發現了規模龐大的二里頭遺址。六十年一甲子,一代代考古人用手鏟解碼神秘厚重的古老文明。通過60年持續不斷的發掘和研究,考古人員確認,這里是中國最早的王朝——夏的都城遺址,是研究中國早期國家形態、探索夏商王朝分界的關鍵。

    考古解碼古老文明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伊、洛河形成的沖積平原平坦而開闊,氣候溫暖,物產豐饒,從夏商至唐宋,這里上演了一出出王朝興亡更替的故事。二里頭遺址恰好位于此處。自發現以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便進駐二里頭,60年中對二里頭遺址進行了60余次發掘,累計發掘面積達4萬多平方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副隊長趙海濤介紹,二里頭遺址考古共分為3個階段。1959年至1979年為第一階段,通過考古工作全面了解二里頭遺址文化遺存的分期、內涵和性質。依托可靠的地層關系和豐富的遺存,考古工作者初步將二里頭文化劃分為4期,確立了可靠的時間框架,并確立了二里頭遺址作為中國早期國家都城遺址的重要學術地位。1980年至1998年為第二階段,既有為了特定學術目的開展的主動發掘,也有因配合各種基本建設而進行的被動發掘。該階段還細化了二里頭的文化分期,為在更精細的時間刻度上深化遺址各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礎,發現的制骨作坊、祭祀遺存和一批中小型房址、墓葬等,豐富了二里頭都邑文化的布局和內涵。1999年至今是第三階段,對遺址聚落形態的探索成為田野工作的重點,圍繞特定學術目標進行的主動性發掘成為常態,發現了“井”字形城市主干道網、二里頭宮城等。

    “二里頭遺址考古60年是中國考古學發展的縮影。幾代考古人在不同時期的艱苦工作,形成了我們今天對二里頭遺址的全面認識。”趙海濤說,二里頭遺址發現的以大型夯土基址為代表的宮室制度,貴族墓葬顯示的墓葬制度,專門祭祀區域和祭祀遺存體現的祭祀制度,以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群等遺物為代表的器用制度,展現了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的發達程度。

    多項“中國之最”

    近年的勘察結果表明,二里頭遺址現存面積約300萬平方米。目前不到2%面積的發掘成果,已經證明其在中華文明形成史上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在這里,出土了迄今發現的我國最早的城市干道網、最早的宮城、最早的中軸線布局的宮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銅禮樂器群、最早的青銅近戰兵器、最早的青銅器鑄造作坊、最早的綠松石器作坊、最早的使用雙輪車的證據等。

    這些“中國之最”,為揭秘“最早的中國”提供了實證。比如,二里頭遺址發現的青銅器鑄造作坊,規模龐大、結構復雜且長期使用。綜合已有的資料,在二里頭時代能夠鑄造青銅禮器的作坊僅此一處,反映了早期王朝對關涉國家命脈的“高科技產業”的壟斷。遺址出土的綠松石龍形器由2000余片各種形狀的綠松石片組合而成,綠松石的大小為0.2厘米至0.9厘米,厚度在0.1厘米左右。這件綠松石龍形器的發現,為二里頭文化龍遺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也為探索中國古代龍崇拜的歷史根源提供了實物。

    除了綠松石龍形器,遺址出土的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同樣精美絕倫。這件銅牌上面整整齊齊地鑲嵌著數百片綠松石,歷經3700多年仍無一片松動脫落。這件銅牌將我國金屬鑲嵌工藝出現的時間提前了將近500年。在此之前,史學界一直認為,我國成熟的鑲嵌工藝出現在商代晚期。而從該銅牌飾來看,在夏代鑲嵌工藝已相當成熟。此外,遺址出土的網格紋銅鼎,其造型和紋飾風格與中原龍山文化晚期的陶鼎幾乎完全一致,但材質卻是當時罕見的貴金屬——青銅,這是迄今為止已知的我國最早的青銅炊具。

    “二里頭遺址與二里頭文化的出現,在中華文明形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隊長許宏說,作為世界幾大原生文明發祥地之一的中國,到了二里頭時代,才擁有了可以與其他文明古國相提并論的文明實體。二里頭文化與后來的商周文明一道,構成華夏文明形成與發展的主流,確立了以禮樂文化為根本的華夏文明的基礎。

    展示傳承“在路上”

    二里頭遺址價值重大,其保護和展示是重大的課題。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考古工作隊就注意對重要文化遺產進行科學保護。趙海濤表示,考古工作者在發掘過程中,一般僅到夯土表面就不再向下發掘,僅選取個別地方進行最小限度的解剖發掘。后來,他們采取了對重要遺存套箱提取的方法,比如2002年出土的綠松石龍形器,就是直接套取到室內再進行認真發掘清理的。其展示也已提上日程。2016年,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建設工作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重大文化建設項目”;2017年,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被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立項名單。

    2019年10月19日,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對公眾開放。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總建筑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總投資約6.3億元。該博物館內設置了“第一王朝”“赫赫夏都”和“世紀探索”三部分,系統展示了二里頭遺址考古成果、夏文化的探索歷程及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共入藏2000余件文物,獸面紋銅牌飾、方格紋銅鼎、乳釘紋青銅爵等“國寶”皆入駐。博物館還專門開辟了“學術人物”板塊,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包括二里頭遺址發現者徐旭生、首任考古工作隊隊長趙芝荃以及“夏商周斷代工程”倡導者宋健和李學勤、仇士華、李伯謙、席澤宗等考古專家的珍貴資料。同時,還通過文物、圖版、浮雕、沙盤、VR體驗等豐富了展陳形式,讓文物“活”起來,讓觀眾擁有更好的參觀體驗。

    “二里頭工作隊對二里頭遺址內涵、價值和意義的揭示和闡釋,為二里頭遺址的保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趙海濤說,二里頭遺址價值重大,新建成的博物館和遺址公園如何更好展示其內涵和價值,如何持續、良好地運營和開放,如何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如何實現大遺址保護與民生發展的雙贏,都是擺在考古文博人面前的新課題。(記者 李佳霖)

    關鍵詞: 手鏟 王朝都城

    亚洲A丁香五香天堂网|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老师|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77777_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亚洲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成年轻人电影网站www|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亚洲视频在线|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亚洲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91嫩草私人成人亚洲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在线亚洲午夜片AV大片|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亚洲高清不卡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忘忧草|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亚洲一区|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亚洲欧洲第一a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成年看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