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聞網-主流媒體,廊坊城市門戶

    課本里的春節 有血脈親情、鄉愁民情、家國之情

    2020-02-10 12:03:29 來源:光明日報

    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的春節,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節日,是中華兒女萬家團圓、闔府守歲、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滿載著濃濃的親情、鄉情和家國之情,春節文化在悠遠燦爛的中華文明中熠熠生輝,在炎黃子孫的民族記憶里歷久彌新。

    當我們循著語文課本走進春節,從臘月到正月的春節風俗圖次第鋪展于眼前。這圖里,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底色,世代相傳的年俗文化是亮色,濃得化不開的年味彌漫其間,共同涂抹出一幅生機盎然、吉祥美好、團結奮進的新春畫卷。

    “中國陰歷新年,是中國人一年中最大的佳節,其他節日,似乎均少節期的意味。”(林語堂《慶祝舊歷元旦》,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村風鄉俗中,四時二十四節色彩繽紛,而最有鮮明地方特色和濃郁鄉土風味的,卻是二十四節之外的春節。”(劉紹棠《本命年的回想》,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

    過了臘八就是年,中國人春節的煙火氣從農歷臘月初八就開始了。“在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放進醋里,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老舍《北京的春節》,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臘八粥、臘八蒜,讓過年變得有滋有味。“初學喊爸爸的小孩子,會出門叫洋車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長了許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臘八粥,誰不是嘴里就立時生一種甜甜的膩膩的感覺呢。”(沈從文《臘八粥》,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

    過小年,春節序幕正式拉開,年味漸濃。“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北京的春節》)“年味”是什么味道?是甜瓜灶糖的甜味,是貼春聯辦年貨的熱鬧,是家人團聚的其樂融融……“新春佳節,家家戶戶張貼大紅春聯,給節日增添了不少歡樂祥和的氣氛。我們瀏覽著各種各樣的春聯,就像是漫游在萬紫千紅的百花園中。”(《春聯》,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從美麗春光到幸福生活再到家國興旺,人們將對新春最美好的憧憬寫進春聯里,張貼在門框上。祭灶掃塵、置辦年貨、張貼春聯,中國人在春節特有的年俗儀式中體驗并傳承著傳統文化的真諦。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除夕,是春節最重要的時間節點,年尾緊接年頭,既辭舊又迎新。“臘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歡樂而又莊嚴。闔家團聚包餃子,誰吃到包著制錢的餃子最有福,一年走紅運……不管多么困乏,也不許睡覺;大人給孩子們說笑話,猜謎語,講故事,這叫守歲。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梆聲中才能鍋里下餃子,院子里放鞭炮,門框上貼對聯。小孩子們在餃子上鍋之前,紛紛給老人們磕辭歲頭,老人要賞壓歲錢。”(《本命年的回想》)作家劉紹棠用細膩的筆觸,饒有興致地描繪除夕夜包餃子、守歲、拜年等年俗,勾勒出一幅色彩繽紛的京郊鄉村年景圖。除夕晚上,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濃得化不開的情結,連自幼接受西式教育的林語堂,也折服于傳統節日的深厚魅力,“在一片乒乓聲中,我坐下來吃年夜飯,我不自覺地感覺到很愉快。”(《慶祝舊歷元旦》)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正月初一是春節的高潮,人們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喜迎新春的到來。云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還會以唱山歌、打秋千來慶祝新年。“這種年輕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不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個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馬皮做成三丈來長的秋千條,懸掛在高樹上),蹬個十來下就可平梁,還悠游自在,若無其事!”(沈從文《云南的歌會》,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就連新中國成立前夕被關押在渣滓洞里的革命者,也開展了聯歡活動,“新年大聯歡開始了。唱歌是第一個節目。第二個節目是交換禮品……人們朗聲大笑,迎接著1949年勝利的春天。”(羅廣斌、楊益言《獄中聯歡》,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共產黨人堅定的革命信念與樂觀主義精神,賦予萬象更新的春節更厚重的內涵。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歐陽修《生查子·元夕》,滬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春節濃墨重彩的又一個高潮,自唐朝起就有觀燈鬧夜的民間風俗。“元宵主要在觀燈。觀燈成為一種制度,比較正確的記載,實起始于唐初,發展于兩宋,來源則出于漢代燃燈祀太乙。”(沈從文《過節和觀燈》,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中國民俗文化)“元宵夜,看花燈,大街小巷人歡騰。”(《看花燈》,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窗外月兒圓又圓,全家歡聚吃湯圓。”(《元宵節》,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看花燈、猜燈謎、吃湯圓等世代相沿的民俗活動,給熱鬧喜慶的春節畫上句號。

    春節,在一項項充滿儀式感的年俗民俗中,沉淀的是中華兒女共同的民族情感。其中,有血脈親情,有鄉愁民情,亦有家國之情。

    “父親的手碰著了我的手,他的手真涼啊!我的鼻子發酸,心里直后悔,真不該找父親要一盞透亮的燈籠。這一年春節,我的燈籠是最特別的。小伙伴們都稱贊我的冰燈,連大軍也有點羨慕我。過了幾天,冰燈融化了,變成了一片水。但是,它從此留在了我心里。”(馬德《冰燈》,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上冊)作者講述了父親為兒子制作冰燈的故事,這盞透亮的冰燈成為春節暢敘親情、共享天倫的生動注腳。

    “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寶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給兒子,告訴他是‘分歲酒’,喝下去又長大一歲了。他挑剔地說:‘你用的是美國貨葡萄酒,不是你小時候家鄉自己釀的酒呀。’一句話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鄉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琦君《春酒》,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在臺灣作家琦君的散文里,故鄉的一切與兒時的印象疊印在一起,輝映成一抹快樂而感傷的鄉愁。

    “2001年春節過后的第二天,湖南長沙馬坡嶺籠罩在薄霧之中,空中不時飄下雨點。袁隆平瞇起雙眼,出神地打量著這片幾百畝大的試驗田,然后跨過水渠,邁步走進田間……”(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部編版高中語文上冊)對于中國這個傳統農業大國來說,春節也是春耕播種的重要節點。“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節后第二天,便走進稻田開展研究,這份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家國情懷,將新春的意義書寫得更加濃厚、立體和豐盈。

    春節,以“年”為標尺,將過去與未來匯聚在你我可觀可感的年俗禮儀里。在對禮義人倫、鄉愁民情的溫馨體味中,我們唯有繼續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方能書寫出更加美好的新春篇章。(記者 方 莉)

    關鍵詞: 課本 春節

    亚洲综合在线成人一区|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色999久久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激情小说亚洲图片|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阿v天堂在线2017免费| yy6080亚洲一级理论|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